5.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雙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 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大寒節氣是冰層厚,凍土深的一個節氣,也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疾病多發節氣。那么,在大寒節氣過后,養生應當遵循什么法則呢?
飲食說:服補氣溫陽食物 帶動身體陽氣生發
古語云:“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飲食方面,大寒的進補要陰陽雙補,以補陽為主。”長春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裴智梅教授說,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早上喝人參、黃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界生發的陽氣,服補氣溫陽的食物,帶動人身陽氣的生發;晚上服用滋陰補腎的杞菊地黃丸,有利于身體陰液的滋補,以起到陰陽雙補的作用。飲食調養應以固腎補脾、溫中散寒為原則。
起居說:早睡晚起 并注意保暖護身
中醫認為,冬乃寒氣偏勝,寒邪傷人。大寒節氣,仍需早睡晚起,并注意保暖護身,以避驅寒氣、頤養陽氣。因此,裴智梅教授建議,有條件的話,冬季好能每天曬太陽30分鐘至60分鐘,尤其是成長期的兒童和老年人。因為冬天人的體溫相對較低,曬太陽能給人溫暖,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也易使人心情愉悅。
對于經常怕冷的人,飲食上宜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經常飲酒的人,可以適當地飲用一點兒白酒,但每天好不超過50克。怕熱的人,飲食上可以多吃些涼性食物,忌吃熱辣食物和溫補食物。上熱下寒,即胸以上熱而腰腿涼的人,早餐應適當溫補,中午之后應吃平性食物。
預防說:上呼吸道感染仍高發 食用辛溫解表防風邪
大寒過后,仍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些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祛痰止咳、健脾養肺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尤其是一些紅色的蔬菜水果,如紅辣椒、大棗、紅蘿卜、櫻桃、紅色的蘋果等,能幫助人體增加熱能,升高體溫,以抵抗外寒。還有如生姜、青蔥、洋蔥、花椒、桂皮、紫蘇葉等辛溫食物,也有抵御外寒的作用。
結語: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后一個節氣了,所以,不管大寒前還是大寒后都是比較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發,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好好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