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細絲,鍋內加油少許,起旺火,待油冒青煙時,倒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倒入姜絲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鹽、味精,出鍋時淋麻油即可。
手腳冰冷怎么辦
很多人覺得,手腳冰涼不是什么病,只要平時注意保暖,對生活沒有什么影響。事實上,手腳冰涼雖不是什么大問題,但陽虛引起的問題卻很嚴重。
比方說女性陽虛容易形成宮寒,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即便不嚴重,也肯定有月經不調和痛經的問題。另外還會容易腿腳酸痛、腰痛、胃痛等等。
陽氣還是人體對抗外邪的保護傘,相當于免疫力,免疫力下降,各種病邪便更易侵襲人體,所以陽虛的人體弱易生病,生病后康復得也慢
老百姓常說:“寒從腳下起,腳下一分涼,頭頂一層霜。”泡腳對于陽虛的人來說,為對癥下藥。1400多年前,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有“足下保暖”的養生名言。
由于腳處于身體下部,屬陰,而寒為陰邪,所以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中醫理論還認為“足為腎所主”,足底涌泉穴是腎經的首穴,腳一受涼,寒氣就直接從腳底順著腎經進來了,先損傷的就是腎,就好比是往火上潑了一盆冷水,你說對腎陽的損傷嚴不嚴重?所以,只要讓腳暖和起來,自然就能振奮腎陽,讓陽氣充盈體內,溫煦四肢。
在此基礎上,我開了一個方子:肉桂、艾葉、丁香、烏藥、當歸各15克,川芎、羌活各10克,干姜、小茴香、吳茱萸各6克,再加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如果泡一會兒水冷了可以沖進熱水再泡,好多準備一瓶開水。睡前泡,泡完擦干就睡覺,不要用用冷水沖洗。泡的時候,水要沒過腳腕,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是理想的。
方中的主藥是肉桂。肉桂味甘辛,性熱,入肝、脾、腎經,有補火助陽之用,主要用于陽虛證。
方中的幾味配藥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丁香入脾、胃、腎經,有暖胃祛寒、溫中益腎之用。
中醫有種病癥叫奔豚,也稱奔豚氣。豚就是小豬的意思,奔豚就是腎臟寒氣上沖,直達咽喉,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發冷,有時還有吐膿癥狀。
由于發作時胸腹之氣就像小豬奔闖,所以叫奔豚。治這個病,過去就會用到丁香。丁香性溫入腎,有散寒之效,腎得到溫煦,這種奔豚之氣就會消解,癥狀自然就消除了。
丁香和肉桂是一對常用的配伍,比如很多人聽說過丁桂散,就是丁香和肉桂各等分研末外敷,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