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健康生活視頻全集,很多人都知道甲醛有毒,會危害人體健康,但是有些黑心的商家會將甲醛加入到食物當中去,比如豆腐腦,這樣就讓人防不勝防!那么怎樣預防甲醛中毒呢?下面一起去健康生活視頻全集中向專家張曄討教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怎樣預防甲醛中毒
1)改善室內通風設備,安裝室內新風換氣系統。
2) 種植盆栽,蘆薈,仙人掌等綠色植物。
3)使用凈化劑
藝馨室內甲醛凈化劑是以硅藻土、光觸媒、電氣石及其它純天然礦物材料為主要成分的新一代空氣凈化產品,產品技術的發源地是日本,它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積和極高的孔隙率,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其粒子表面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積和極高的孔隙率,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其粒子表面具有無數微小的孔穴,孔隙率達90%以上,比表面 積達65㎡/g。他的超細微孔比活性炭多5000到6000倍,正是這種突出的分子篩結構,決定了其獨特的功能,具有極強的物理吸附性能和離子交換性能,因而可以有效的吸附和消除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它能夠全自動、全天候長效持久的吸附和消除室內、車內及其他封閉空間內的甲醛、苯、二甲苯、TVOC等有害氣體,同時有效地避免了吸附飽和以及二次污染等問題的產生。
在入住之前,好使用納米提取植物源進行后的保護,AQ空氣凈化噴霧它主要采用從意大利黑楊、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煉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類、醇類化合物凈化空氣、去除裝修污染及產生負離子的功能材料精制而成。在亞洲發達國家,新加坡,日本,香港,臺灣,已經率先使用該技術進行城市、家居,汽車內空氣的 凈化處理。隨著港澳 臺交流溝通的日益頻繁,此技術也隨之進入大陸,綜合了植物去除法的和化學去除法的優點,而摒棄了它們的不足,首先較化學去除甲醛法植物安全無二次污染,比之化學去除法,由于它是植物提取的,所以效果比較好。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概念的加強,這樣的純草本方法去除裝修污染將越來越深入民心。
4)使用瑪雅藍吸附甲醛
單獨靠通風及植物肯定無法解決問題,這時就需要使用一些專門的除甲醛產品,目前效果好的是使用瑪雅藍,它是以稀 土 為原料的一種吸附劑,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是我國的一種戰略性物資,目前已嚴格限制出口,是制作各種高科技產品的必備原材料。在發達國家,稀土的凈化吸附能力在很多年前就得到應用,而我國只是近年才開始應用。。
瑪雅藍是將稀土原料經高溫提純、超聲波分散等工藝制作而成,具有獨特的微觀晶體結構、天然納米級晶格間隙、高比表面積 (孔隙數量多)、高滲透性、以及孔隙表面帶有極性等特點, 其內部孔隙的孔徑在0.27-0.98納米之間,呈晶 體排列。同時具有弱電性,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直徑都在0.4-0.62納米之間,且都是極性分子,因此具有優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氣體的特點,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而其純天然的 特性又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但由于其原材料的價格昂貴,因此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
5)簡約設計、因為設計的越復雜就越可能帶來污染。
6)大量采用石膏為基材的石膏裝飾裝修產品。
7)采用無苯無甲醛的木板產品
本期嘉賓介紹
張曄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前主任。
從事營養工作近30年,長期活躍在臨床工作第一線。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對臨床多種疑難病、常見病、危重病有豐富的營養治療經驗,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營養學專業學術會議,并進行大會交流、做專題發言等。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積累,以寶貴經驗貢獻人民。
在報刊、雜志共發表文章100余篇,主編了《自己是好的家庭營養師》、《冠心病患者飲食導航》等著作,與他人合作出版論著多部。目前,工作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轉向營養教學和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在全國婦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食全食美》《生活大調查》、科教頻道《養生堂》《科學實驗室》、文藝頻道《百姓秀場》、山東衛視《養生》欄目、天津臺《天天養生》欄目、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網上媒體等做過專題錄像節目,研究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擴大到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積極宣傳營養常識、養生保健,落實營養知識,使人們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減少疾病。
急性中毒
甲醛濃度過高會引 起急性中毒,表現為咽喉燒灼痛、呼吸困難、肺水腫、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炎、肝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慢性危害
甲醛有刺激性氣味,低濃度即可嗅到,人對甲醛的嗅覺閾通常是0.06 ~0.07mg/m³。但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有人可達2.66mg/m³。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感覺障礙、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郁;慢性中毒對呼吸系統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表現為肝細胞損傷、肝輻射能異常等。
導致基因突變
2010來發現, 甲醛能引起哺乳動物細胞核的基因突變、染色體損傷、八斷裂。甲醛與其他多環芳烴有聯合作用,如與苯并芘的聯合作用會使毒性增強。
致癌
研究動物發現,大鼠暴露于每立方米15μg甲醛的環境中11個月,可致鼻癌。美囯囯家癌癥研究所2009年5月12日公布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頻繁接觸甲醛的化工廠工人死于血癌、淋巴癌等癌癥的幾率比接觸甲醛機會較少的工人高很多。研究人員調查了 2.5 萬名生產甲醛和甲醛樹脂的化工廠工人,結果發現,工人中接觸甲醛機會多者比機會少者的死亡率高37%。研究人員分析,長期接觸甲醛增大了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特殊癌癥的幾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