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膏方么?你知道膏方的作用是什么么?膏方怎么吃好呢?專家孟景春今年已經91歲了,但是他精神依然很好,那么他是由于長期吃膏方的原因么?專家自己不是這么認為,膏方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服用膏方!一起去萬家燈火視頻中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膏方的好處
補虛扶弱
凡氣血不足、五臟虧損、體質虛弱或因外科手術、產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復期出現各種虛弱癥狀,均應冬令進補膏方,能有效促使虛弱者恢復健康,增強體質,改善生活質量。
制作膏方抗衰延年
老年人氣血衰退,精力不足,臟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進補膏滋藥,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機體各臟器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出現頭暈目眩、腰疼腿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減退等,進補膏方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糾正亞健康狀態
膏方對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佳狀態的作用較為顯著、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中工作,不少年輕人因精力透支,出現頭暈腰酸、疲倦乏力、頭發早白等亞健康狀態,膏方可使他們恢復常態。
防病治病
針對患者不同病癥開列的膏方確能防病治病,尤其對于康復期的癌癥病人,易反復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藥,不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體內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助于來年防復發,抗轉移,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本期嘉賓介紹
孟景春
孟景春,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名中醫,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曾任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主任,基礎部主任;社會兼職曾任省及南京市中醫學會副會長,省《內經》研究會主任,省養生康復研究會顧問等職。孟教授從醫從教50余年,編寫(主編)的教材、專著、譯著(古譯今)有16種。自20世紀90年代,又復從事養生康復學的研究,編著《中醫養生復康學概論》、《中醫養生康復古籍選》,退休后專注于醫藥科普方面的寫作。自20世紀90年代迄今已編著(主編)出版的有《中醫養生叢書》(計10部)和《祝您健康長壽》,共計230余萬字;另著有《四季進補》、《中醫養生》、《教師健康手冊》、《中老年常見病家庭防治》、《百病中醫防治》等。【附】主要著述:教材類有《內經輯要》、《內經教學參考資料》、《內經選讀》、《中醫學概論》、《中醫學導論》、《中醫養生康復概論》等。譯著類有《黃帝內經素問譯釋》、《靈樞經譯釋》和《難經譯釋》等。專著類有《名醫家言錄》、《疑難病證萬例選》。
膏方怎么吃
1、沖服
取適量膏滋,放在杯中,將白開水沖人攪勻,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膩藥較多,且配藥中膠類劑量又較大,則膏藥黏稠較難烊化,應該用開水燉烊后再服。根據病情需要,也可將溫熱的黃酒沖入服用。
2、調服
將膠劑如阿膠、鹿角膠等研細末,用適當的湯藥或黃酒等,隔水燉熱,調好和勻服下。
3、噙化
亦稱“含化”。將膏滋含在口中,讓藥慢慢在口中溶化,發揮藥效,如治療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服用時間
1、空腹服
《本草經》謂:“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其優點是可使藥物迅速入腸,并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滋膩補益藥,宜空腹服,如空腹時服用腸胃有不適感,可以改在半饑半飽時服用。
2、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時服藥。病在下焦,欲使藥力迅速下達者,宜飯前服。
3、飯后服
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時服藥。病在上焦,欲使藥力停留上焦較久者,宜飯后服。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時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宜睡前服。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