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可是上班族們每天白天都要上班不能夠進行養生所以晚養生季成為時尚,那么上班族們如何運用晚養生為健康加分呢?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如何晚養生為健康加分,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晚餐少且偏素:+2分
俗話說,“常吃八分飽,延年又益壽”,晚餐更要以七八分飽為宜。因為晚上人的心跳和血液循環都會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循環更緩慢,不但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孩子則可能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積食。
晚餐的葷素搭配要視家人的身體狀況來定。一般老人的晚餐應以素為主;小孩可以葷素搭配,稍微偏素;有些年輕人晚上還要學習、工作,也可以適當增加葷菜。總原則是,晚餐要避免大魚大肉、辛辣食物;可以適當多吃雜糧、谷類食物和新鮮蔬菜。
建議上班族好回家和家人共進晚餐,借著這個機會,與家人分享工作學習的成果和樂事,能讓人心情愉悅。家里做的飯菜通常營養也更全面,不會太高油高鹽,更利于健康,這是好的養生保健方式。
晚餐8點前吃完:+1分
晚飯應安排在8點之前,也就是睡覺前3~4小時吃完。如果晚餐太晚,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胃潰瘍;如果剛吃完飯就睡覺會增加腸胃負擔,時間長了易導致胃癌風險升高。
年輕人要盡量改掉吃宵夜的習慣。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這個再生過程一般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老人則要防止因吃飯太晚導致血脂升高。另外,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后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還容易引起尿路結石。
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人們也應按照這一自然規律調整作息,晚上稍微早點睡,早上晚點起。冬天晚飯時間更要盡量提前,一般下午六七點較適宜。
睡前溫水泡腳:+1分
腳是離心臟遠的部分,每晚睡覺前用40℃~50℃的水泡泡腳、按摩腳心和腳趾,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加速血液循環、舒筋活絡的作用。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濕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濡;冬天泡腳,丹田溫灼”的說法。無論哪個季節,無論小孩、中青年,還是老人,睡前泡腳都是不錯的養生方式。
在水中加一些中藥,還能起到更好的養生效果,比如菊花有助于安眠,干姜能暖胃。冬天泡腳,可以在水中加適量食醋,不僅能緩解疲勞,還有助于安眠、祛除風濕。不過,醋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經期婦女不宜使用。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時間太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有下肢缺血癥狀的人、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腳部有外傷者需慎重。
晚上睡前用溫水洗臉也很重要。生活中處處有輻射,睡前洗臉可以把這些輻射粒子和灰塵洗凈,使皮膚清潔,讓睡眠更舒適、輕松。
10點半上床睡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