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虛的人會出現頭暈,身體也會有一些不適癥狀,那么血虛的癥狀有哪些呢?專家于振宣來到了北京養生堂視頻中為我們說說血虛的相關知識,同時他還會現場為觀眾診病,一起去節目中好好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血虛的癥狀
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著營養作用。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氣血虧虛則可出現一系列的病證。主要可歸納為臟腑失于濡養、血不載氣兩方面引起的病癥。
臟腑失于濡養: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唇色爪甲淡白無華、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皮膚干燥、頭發枯焦,以及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
血不載氣: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血虛,氣無以附,遂因之而虛,故血虛常伴隨氣虛,病人不僅有血虛的癥狀,而且還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癥狀。
癥候分析
本證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辨證要點。人體臟腑組織,賴血液之濡養,血盛則肌膚紅潤,體壯身強,血虛則肌膚失養,面唇爪甲舌體皆呈淡白色。血虛腦髓失養,睛目失滋,所以頭暈眼花。心主血脈而藏神,血虛心失所養則心悸,神失滋養而失眠。經絡失滋致手足發麻,脈道失充則脈細無力。女子以血為用,血液充盈,月經按期而至,血液不足,經血乏源,故經量減少,經色變淡,經期遷延,甚則閉經。
多發群體
年老、體弱、久病、失血、脾胃虛弱、思慮過度,心脾兩虛患者。
本期嘉賓介紹
于振宣
于振宣,男,1944年生,黑龍江省林口縣人,北京東城中醫院 特聘專家、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屆碩士研究生。早年師從我國中醫大師岳美中、方藥中、祝諶予等,深得大師們的臨床真諦。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兼中華老人文化促進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委員。第一屆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組委會委員,北京東城中醫醫院老年疑難病中醫專家。
血虛吃什么好
當歸羊肉湯(《濟生方》)
【原料】當歸1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蔥、姜、料酒、味精各適量。
【制法】羊肉洗凈,當歸、黃芪、黨參裝入紗布袋內,扎好口,與蔥、姜、鹽、料酒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煨燉,直至羊肉熟爛即成。食用時可酌加味精。
【服法】吃肉和湯。可早晚各食一次。
【功效】養血補虛。
【應用】血虛及病后、產后體弱,脘腹冷痛,血虛宮冷崩漏及各種貧血。
【注意事項】外感發熱、咽喉腫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銅器,忌食南瓜。
歸參山藥豬腰(《百一選方》)
【原料】當歸10克,黨參10克,山藥10克,豬腰500克,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適量。
【制法】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腎盂,洗凈,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口,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清燉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冷卻后,切成薄片,放在盤子里。拌入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即可。
【服法】可佐餐食用。
【功效】養血,益氣,補腎。
【應用】氣血虧損兼腎虛的心悸、氣短、腰膝酸痛、失眠等癥。
糯米阿膠粥(《食醫心鑒》)
【原料】阿膠30克,糯米60克,紅糖少許。
【制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兩三沸即可。
【服法】晨起空腹食用。
【功效】養血補虛,止血安胎。
【應用】用于血虛引起的婦女月經過少,胎動不安及虛勞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血、大便出血。
【注意事項】本粥應間斷服用,連續服食易致胸滿氣悶。脾胃虛弱、陽氣不足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