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癥外,如有眩暈、嘔吐、面癱、劇烈頭痛、寒戰、高熱等癥狀出現,證明已有并發癥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6、急性中耳炎
癥狀:
突然發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嬰兒便會哭鬧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發熱,體溫可高達39攝氏度。可能出現嘔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軟耳垢或膿液。患耳可能聽覺失靈。
中耳炎偏方一
1、黃連10克,冰片1克。先研黃連,然后加冰再研勻,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或濃茶水清洗外耳道膿液和藥痂,并用清潔藥棉擦干)。
然后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2—3次,一般3—5天見效。
中耳炎偏方二
2、雞蛋6個。煮熟,將蛋黃放入鐵鍋(勺)內,用文火熬至油出,備用。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然后將蛋黃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溫溶化),每次3 —4滴,每日2—3次,一般連用4—6癥狀減輕,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熱消腫之功,適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三
3、露蜂房30克,黃柏15克,枯礬6克,冰片3克。前二味放瓦上焙黃,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細末,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然后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或用麻油調勻,滴入耳內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藥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四
4、枯礬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細末。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后,再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療程較短,未愈者,也有好轉。
中耳炎偏方五
5、用黃連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將黃連用適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紗布過濾,冰片加入濾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搖勻即可。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然后將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
結語:以上就是不同類型的中耳炎的癥狀的介紹,了解了這些癥狀就可以對癥治療了。中耳炎的治療一定要及時,不然不僅僅影響聽力嚴重的可能導致耳聾。小編推薦的治療耳聾的偏方可以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