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勁也叫“螺旋勁”,是太極拳的的術語之一,屬于較為高深層次的功夫,在實戰中有廣泛的應用,那么你知道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怎么練習么?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動作一(預備勢)
身樁端然恭立,頂勁虛虛領起,以中氣潛轉為軸,松腰下氣,身體螺旋下沉,雙肩松開似脫,下塌外碾,內卷里合,膻中穴微內含,心氣與橫膈膜同步沉降,雙手同時轉換有序,互為主賓。
雙手出勁雙順纏,自身體胯側折腕旋轉,借助旋腕轉膀之勁,畫下弧分別運升至身體兩側上方,氣聚軸腕,上搠下折,肘微里合,高與肩平,雙手指松直偏下,虎口撐圓,勞宮穴內含,掌心向下。
雙腳右(左)前左(右)后站立,橫向距離約60厘米,前腳尖對準后腳跟,同時,松(右)左胯,泛(左)右臀,雙胯掙衡前卷里合,開膝合臏,雙腿里纏,十趾抓地,襠部撐圓,重心蓄于右(左)腿,六四分成,腰勁向下松串,注入腳底植地生根。周身合住勁,同時呼氣,氣聚中宮,眼注前方,耳聽身后,兼顧兩腎。
動作二
接上勢,頂勁虛虛領起,以中氣潛轉為軸,腰勁后撐,向下松塌,身體螺旋下沉,雙肩松開似脫,下塌外碾,乘開中寓合的運動掙衡對拉拔長,由前向后旋轉半圈,引導肩井、云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開胸合背,雙手同時轉換有序,互為主賓。
雙手入勁變為雙逆纏,自身體兩側上方坐腕旋轉,借助旋腕轉膀之勁,由前向后畫上弧纏繞半圈,氣聚軸腕,上折下掤,肘微里合,高與眼平,雙手指松直,虎口撐圓,勞宮穴內含,掌心向前。
同時,松(左)右胯,泛(右)左臀,雙胯掙衡前卷里合,開膝合臏,雙腿里纏,十趾抓地,襠部撐圓,借助旋踝轉腿之勁,小腹關元與中極穴向內收斂納氣,沖震命門,襠勁上弧調動,重心移至后腿,六四分成,腰勁向下松串,注入腳底植地生根。周身合住勁,同時吸氣,氣結中宮,眼注視前方,耳聽身后,兼顧兩腎。
動作三
接上勢。頂勁虛領,以中氣潛轉為軸,松腰下氣。身體螺旋下沉,畫內下弧做合胸開背,雙肩松開似脫,下塌外碾,乘合中寓開的內卷里合運動,由后向前做下弧立圓旋轉,引導肩井、云門、極泉、曲池、曲澤、內關、勞宮等諸穴內氣機潛轉,膻中穴微內含,心氣與橫膈膜同步沉降,雙手轉換有序,互為主賓。
雙手出勁變為雙順纏,自身體兩側上方坐腕旋轉,借助旋腕轉膀之勁,由后向前畫下弧纏繞半圈,氣聚軸腕,上折下擁,肘向里合,高與肩平,雙手指松直向左右兩側,虎口撐圓,勞宮穴內含,掌心向外。
同時,松(右)左胯,泛(左)右臀,雙胯掙衡前卷里合,開膝合臏,雙腿里纏,十趾抓地,襠部撐圓。借助旋踝轉腿之勁,下弧調襠,重心移至右(左)腿,六四分成,腰勁向下松串,注入腳底植地生根。周身合住勁,同時呼氣,氣聚中宮,眼注右手,耳聽身后,兼顧兩腎。
動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