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比較冷,很多人會感冒、生凍瘡,那么冬季我們如何利用廚房食材來治病呢?專家張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冬季常見病,很管用哦,大家可以到飲食養生匯全集中看看,在家也可以幫自己治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廚房食材可治病
惡心、嘔吐吃點姜。姜根里含有生姜醇和姜烯酚成分,可以緩和胃蠕動的頻率,具有止吐的作用。如果感到惡心想吐,不妨把姜搗碎,將姜汁和姜末含在嘴里,或含一片燙過的生姜。
蚊蟲叮咬和燙傷用小黃瓜、薄荷和蘆薈。小黃瓜、薄荷和蘆薈都有清涼、鎮靜的功效。將其涂抹在蚊蟲叮咬處和燙傷處,就能有效止癢和消腫。具體做法是,將它們切片,或者搗成泥狀,敷在患處即可。
出蕁麻疹用香菜和米酒擦。渾身出蕁麻疹后,將香菜泡在米酒里,然后涂抹全身,能暫時起到緩解瘙癢的不適癥狀。因為香菜能幫助發汗,起到驅風解毒的作用,而將其與米酒混合,可快速預防皮疹發炎。
扭傷用蘆薈和粗鹽。輕微的扭傷可敷上具有消炎功能的蘆薈,輕輕按摩患處,以緩解不適。或者將粗鹽炒熱,用布或毛巾裹著敷于患處,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打嗝吃口糖或柿子。美 國纖維肌痛和慢性疲勞綜合征研究中心醫學研發部專家稱,如果你打嗝,就吃1—2茶匙的白糖吧。這是因為味道甘甜的食品有鎮定功能,可以抑制橫膈膜神經的反 應,以此緩解打嗝癥狀。此外,柿子的蒂頭能促進腸胃蠕動,可取5—6個柿子蒂放入500毫升的水中煮沸,飲用后可迅速停止打嗝。
腹瀉吃點蘋果、山藥。蘋果的鞣酸和有機酸具有收斂作用,將其打成蘋果泥或蘋果汁都可緩解腹瀉。而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消化酵素,可幫助消化、穩定腸胃,進而達到止瀉的目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細菌性腹瀉或由病毒引起的腹瀉,就要馬上去醫院治療。
咳嗽喝點大蒜水。新鮮的大蒜汁有抗菌的作用,取六瓣大蒜,將其壓碎,并加入溫水。每天喝兩次,連服3天即可緩解癥狀。
本期嘉賓介紹
張曄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前主任。
從事營養工作近30年,長期活躍在臨床工作第一線。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對臨床多種疑難病、常見病、危重病有豐富的營養治療經驗,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營養學專業學術會議,并進行大會交流、做專題發言等。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積累,以寶貴經驗貢獻人民。
在報刊、雜志共發表文章100余篇,主編了《自己是好的家庭營養師》、《冠心病患者飲食導航》等著作,與他人合作出版論著多部。目前,工作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轉向營養教學和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在全國婦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食全食美》《生活大調查》、科教頻道《養生堂》《科學實驗室》、文藝頻道《百姓秀場》、山東衛視《養生》欄目、天津臺《天天養生》欄目、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網上媒體等做過專題錄像節目,研究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擴大到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積極宣傳營養常識、養生保健,落實營養知識,使人們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減少疾病。
冬季養生小常識
1、冬季用大棗、紅糖、桂圓、生姜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益氣補血、安神驅寒的功效。
2、冬季常吃羊肉、狗肉這些性溫的食物,可以起到驅寒解表、促進血管擴張、改善體表血液循環,使大家全身暖和。
3、冬季可以用西洋參泡茶,能夠起到益氣潤肺、滋陰補陽的功效,對于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保健。
4、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對身體起到增強御寒能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5、冬季可適當吃點生姜,人們常說“冬有生姜,不怕風霜”。常食生姜能促進血液的循環,可發汗,并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生姜還有抗氧化作用,臨床上常將生姜用于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等癥的輔助治療。
6、冬季不能忽視飲水,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但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故也稱“無感蒸發”。人在呼吸時,也會失水,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必須保持表面的濕潤,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皮膚就會皺縮,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體內代謝產物滯留,人便會感到疲勞、煩躁、頭痛、頭暈和無力,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