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期后尿量逐漸增加,當每日尿量超過500ml時,即進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達到10000ml以上。
在多尿期初始,尿量雖增多,但腎臟清除率仍低,體內代謝產物的蓄積仍存在。約4-5天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等隨尿量增多而逐漸下降,尿毒癥癥狀也隨之好轉。
恢復期
尿量逐漸恢復正常,3-12個月腎功能逐漸復原,大部分患者腎功能可恢復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數患者轉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一、情志所傷
長期情志不舒,憂思恚怒,肝失疏泄,肝氣郁結,三焦氣機不暢,一則橫逆而克脾土,肝脾不和,脾失健運,水濕泛濫、一則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利,可發生氣滯血瘀,或肝郁日久,郁而化火,肝火灼傷腎陰,導致肝腎陰虛,這是主要的腎衰竭的原因。
二、失治誤治
如在原發病治療中,治不得當,遷延日久,或妄投苦寒傷中敗胃之品,脾失健運,脾陽虛弱,傷及腎陽、或妄投辛熱,傷津耗陰,腎陰虧損,進一步導致氣陰不足,或只注意腎外疾病的治療,而忽視了對腎臟的調理,造成腎氣損傷。
三、腎衰竭的原因由中醫分析得出
肝腎虧損必然波及肺、脾、心三臟,與脾腎兩虛的結果相同,后五臟俱衰。
外邪、水氣、濕濁、瘀血等實邪由臟腑虛損發展而成,但一旦停蓄留滯為患,又會反過來影響正氣的升降出入,加速原來虛證的發展,因此實邪雖屬標證,卻是導致疾病惡性循環的關鍵。
腎衰竭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吧?都說疾病“三分靠養”。那么,腎衰竭飲食又該如何掌控呢?請看看下文的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