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要做好不同防范
一、青春期前后:要特別警惕腮腺炎并發癥
許多人都得過俗稱“痄腮”的腮腺炎,其實,腮腺炎病毒不僅侵犯腮腺,還可引發病毒性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腎炎、胰腺炎等并發癥。13歲以上人群容易因病毒侵犯性腺而導致生殖器官炎癥,男性首當其沖。臨床統計顯示,13~18歲患腮腺炎的男性中,合并有睪丸炎的占了三成。醫生發現,患有無精癥、弱精癥的不育病人,往往小時候得腮腺炎時,曾同時發生睪丸炎。
腮腺炎病毒對睪丸的損傷是不可逆的。由于病毒的毒性作用,睪丸組織受到破壞而發生萎縮,特別是專門產生精子的曲細精管遭到破壞后,就導致生精能力下降。如果雙側睪丸均發炎萎縮,成年后可能喪失生育能力。
家長需要警惕,孩子痄腮發病一周左右,病情好轉,然后突然發熱到39℃以上,睪丸明顯脹痛,此時應及時就醫。在治療方面,對于腮腺炎引發的并發癥,應適度使用皮質激素。“家長常擔心使用激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但如果不使用激素,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玄緒軍指出,用量、用藥時間的控制要由醫生精確控制。
二、年輕男性:四個不良因素可損精
1、蹺腿久坐
睪丸中專門用來制造精子的曲細精管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一般來說,這個部位適宜溫度比人體體溫要低2℃~3℃。如果溫度過高,會抑制精子的生存和成熟,造成精液中精子數目減少或活動能力降低。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應避免穿緊身的褲子,而應改穿相對寬松的、透氣的褲子。
許多男性坐時偏好夾腿或蹺二郎腿,時間一久,陰囊摩擦可產生熱量。“久坐不要夾腿、蹺二郎腿,好每隔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玄緒軍建議,不要趴著睡覺,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裸睡。此外,還要避免頻繁蒸桑拿或泡溫泉。
2、嗜煙好酒
研究發現,吸煙者精液中精子濃度均勻值為2500萬個/毫升,明顯地比不吸煙者的濃度6300萬個/毫升低得多,精子活動能力也明顯降低。酒精直接作用于性腺會降低睪丸酮的天生速度,引起雌激素增多,不僅導致陽痿,而且也影響精子的生成。要預防少精癥,男性平時要戒除煙酒。
3、肥胖
肥胖的男性不僅會影響睪丸和生殖器的發育,還會引起體內的雌性激素相應的增加,妨礙精子的生成,影響精子的質量。所以,肥胖的男性平時應多運動,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但要注意的是,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否則體內會產生大量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隨血液進入睪丸后,會降低精子活力及精子的反應能力。
4、情緒不穩
年輕男性不沉穩,情緒變化強烈,也會影響生育功能。這是因為情緒長期不穩定,可影響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的功能,使睪丸生精功能發生紊亂,造成少精。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是預防少精癥所必需的。
合理飲食 降低不育風險
男性在飲食方面往往更重口感而忽視營養健康。玄緒軍指出,合理飲食有助于降低不育風險,提高精液質量。
優質蛋白質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建議男性可吃些瘦肉、雞鴨、蛋類、魚蝦、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俗稱“生育酚”的維生素E與生殖系統關系為密切,具有防止性器官老化、增強精子活力的多種作用,谷類、小麥胚芽油、棉籽油、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制品均富含維生素E。
男性應注重微量元素的攝入量,尤其是元素鋅的攝入。因為男性精液本身含有很高濃度的鋅,如果鋅長期攝入不足,對精液質量有影響。牡蠣、生蠔等貝殼類動物富含鋅,可以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