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約有10%的卵巢瘤發生扭轉。發生卵巢瘤蒂扭轉的條件是瘤蒂長而腫瘤拳頭大至胎兒頭大,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腫瘤在腹腔中活動較易。囊性畸胎瘤、黏液性及漿液性囊腺瘤易發生蒂扭轉,這類腫瘤的蒂一般較長且重心偏于一側,瘤體易于受腸蠕動或體位變動的影響而轉動。頗多患者訴稱,在疼痛發作前,曾有起床或彎腰等活動,但有時患者系因疼痛發作而醒(也可能在睡眠中曾翻動身體或腸蠕動所致)。如卵巢瘤患者合并妊娠,則瘤蒂扭轉多發生于妊娠前半期或產后。
患者的主要癥狀是突然下腹部劇烈疼痛,亦有疼痛發作輕緩者,則為瘤蒂扭轉較慢而不嚴重。扭轉急劇者伴有嘔吐;偶因子宮內膜血管充血而致少量子宮出血,病史中多有下腹可動性腫塊,并可能有過一兩次相似的發作性腹痛。
(3)破裂及穿破:前者指囊瘤脹破或被擠破,其內容物溢入腹腔;后者指囊瘤內容物侵蝕囊壁而進入腹腔,如漿液性囊腺瘤或癌之乳頭狀突起穿透瘤壁。卵巢瘤的破裂率約為3%,惡性畸胎瘤易發生破裂。
①自發性破裂較多見,由于生長過快,囊壁的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增量的囊液即自囊壁的薄弱部破出,溢入腹腔。不同的瘤內容物在腹腔內可形成不同的后果,在形成這些情況的過程中可引發腹膜炎、腸粘連甚至腸梗阻。
?、谕鈧云屏演^少可發生于較大的囊瘤患者腹部受重傷之后,偶有卵巢囊瘤嵌頓于子宮直腸窩,在分娩過程中為胎兒先露部分所擠破者。但較多的原因為較小而境界不清囊瘤在雙合診時或麻醉下反復檢查被擠破。因此,在檢查卵巢腫瘤者時,即使在行B超檢查時,必須動作輕柔,小囊腫破裂時患者多僅感輕微腹痛,但由于囊瘤性質的不同以后可產生不同的癥狀。大囊瘤的破裂或破口特大,患者常有劇烈疼痛,并因瘤內容物進入腹腔后的刺激,引起嘔吐及不同程度的休克。腹部檢查有壓痛及腹壁緊張,原有的腫塊消失或僅能觸及小于疼痛發作前的腫塊。囊內容物溢出多或刺激性強者可出現腹水征,雙合診:陰道后穹窿部可有觸痛并觸及縮小的腫塊或有子宮浮動感。
(4)在剖腹探查中發現卵巢囊瘤內有少量出血者為數不少,但不引起癥狀。偶有瘤內大量出血者,尤其是惡化腫瘤,則可產生如同瘤蒂扭轉的癥狀。瘤蒂扭轉或破裂可致腹腔內不等程度的出血,甚至引起休克。
(5)卵巢腫瘤合并感染的發生率,高者20%,可由多種因素所致,多數感染繼發于瘤蒂扭轉或產生感染。卵巢瘤蒂扭轉或穿破后與腸管粘連,繼發大腸桿菌感染,甚至有腫瘤內容物由鄰近粘連的器官排出,如囊性畸胎瘤。
由于腹膜炎所引起的腹壁緊張,不易查清腫瘤的境界。有時誤診為膿腫,患者多先覺有下腹腫塊而后有腹痛,體溫升高等感染癥狀。
(6)小于胎兒頭大的卵巢瘤,可被擠入子宮直腸窩,偶亦可被擠入子宮膀胱窩而引起排便或排尿障礙。
(7)囊腫主要為纖維瘤,可并發明顯水腫,致使腫瘤體積急速增大,常易誤診為惡性腫瘤。
(8)腹水可以并發于良性或惡性,囊性或突發性,完整的或破裂的卵巢瘤。腹水呈淡黃色,黃綠色或帶紅色,甚至為明顯的血性;有時由于混有黏液或其他瘤內容物而混濁。腹水多伴發于惡性卵巢囊腫,尤其是有腹膜種植或轉移者。腹水發生與腫瘤之惡性程度成正比,腹水多伴發于實質性原發癌,占75%。腹水亦可發生于并無蒂扭轉、壞死或炎性變化的良性腫瘤。
(9)子宮內膜變化可以見于具有異常內分泌作用的卵巢瘤。
(10)卵巢囊腫惡性對于全身影響較大,因而可引起種種全身性并發癥。
①貧血:常見于癌癥患者,可因出血、造血不良或溶血所致。已知腫瘤的壞死性產物可使紅細胞加速破壞并抑制骨髓的造血細胞作用。溶血,目前認為系一種自體免疫現象,腫瘤可形成與患者本身紅細胞作用之抗體而發生溶血。這種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偶可發生于良性卵巢腫瘤患者,在切除卵巢瘤后,溶血病變即消失。此外,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尚可引起皮肌炎。據報道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存有與腫瘤浸出物起反應的抗體,在其橫紋肌及皮膚膠原束的表面,也發現有免疫球蛋白,釋放至血循環的腫瘤抗原與肌肉及膠原表面的抗體起反應,從而引起患者有皮肌炎的臨床表現。因此,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切除后發生皮肌炎,則應想到有復發的可能。
②卵巢腫瘤的腹膜外生長:有些卵巢瘤在其生長過程中一部分或大部分向腹膜后深埋,大多進入同側闊韌帶內,使子宮移位;逐漸發展,更可使乙狀結腸、直腸、膀胱、輸尿管移位,并使之受壓,產生各臟器的壓迫癥狀,如排尿、排便障硬,腰腹痛,下肢水腫;有的甚至可進至腎臟周圍,引起腎盂積水。
總結:卵巢是女性的重要器官,是孕育卵子的“發源地”,若是卵巢出現腫塊,將會影響到女性的孕育能力,嚴重甚至會造成女性不孕的情況。卵巢囊腫的危害很多,不孕只是其中一種,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好好保養自己的卵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