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養生堂視頻全集,我們本期的話題是關于癌癥的,癌癥的種類有很多,今天著重講的是胃癌的早期癥狀,大家也許對胃癌有一定的了解,有些食物易導致胃癌,但是并不是特別的了解,今天就讓專家蘇向前為我們好好分析一下!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胃癌的早期癥狀
近半數早期胃癌病人沒有臨床癥狀,僅部分有消化不良等癥狀,如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惡心、噯氣等,而這些癥狀并非胃癌特有,可見于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
1、80%以上的患者,出現上腹部疼痛。
2、約1/3患者出現胃部悶脹、上腹不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3、1/3的患者雖沒有明顯消化系統癥狀,但可能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力。
4、部分患者表現為泛酸、燒心、惡心、嘔吐、噯氣或黑大便等癥狀。
食欲減退、厭食納差、惡心嘔吐、食后胃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信號。食欲減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癥狀,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癥狀,若與胃痛癥狀同時出現并可以排除肝炎時,尤應引起重視。有些病人因在進食后出現腹脹、噯氣而自動限制日常飲食,致使體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癥狀也可出現食后飽脹感并伴有輕度惡心。
本期嘉賓介紹
蘇向前
蘇向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腫瘤醫院副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胃腸微創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84年大學本科畢業,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腫瘤外科一線工作,1996年就職于北京腫瘤醫院外科,師從我國腫瘤外科專家黃信孚教授。1999年獲北京大學腫瘤學碩士學位;2001年10月-11月、2003年11月-12月香港亞洲微創外科中心研修,2005年2月-3月美國Cincinnati大學醫學院Laparoscopic Surgery Education Program研修,2007年1月-2008年4月美國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從事消化道腫瘤臨床與科研工作?,F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結直腸外科醫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腹腔鏡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外科手術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腸內外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胃腸與內鏡外科醫師協會會員、歐洲內視鏡外科協會會員、亞洲內鏡與腹腔鏡外科醫師協會會員?!吨袊鴮嵱猛饪齐s志》編委、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等編委。并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專家、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庫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專家、北京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專家庫專家、北京市海淀區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
胃癌術后飲食
胃切除術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體重,由于創傷或不能正常進食,使體內蛋白質,脂肪等消耗,致使體重下降,還可發生一些維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術后的并發癥。
在胃切除術后,通常應禁食禁飲,24小時~48小時后一般情況良好,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才可給予少量的溫開水或葡萄糖飲料。如無不適,次日可給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湯、菜湯、稀藕粉、淡果子水等,但不能吃蔗糖、牛奶及豆漿等,因為這些食物可產生腹脹。第四日可仍用流食,但在流食的基礎上加用甜牛奶、甜豆漿等。第五日可用少渣半流食,例如可選擇大米粥、碎肉蕃茄汁燴豆腐、餛飩、內末蕃茄汁或菜汁燴掛面、面包、蛋糕、牛奶、豆漿等。第九日可改用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無刺激性、質軟一日五餐的胃病飲食。若進食后有惡心、腹脹等不適,則應減少或停止飲食。待癥狀消失之后,病情好轉,再開始進食。
胃切除后的恢復飲食十分重要,既要彌補術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補手術創傷的損失。因此應在較長時間內采用胃病五次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高蛋白、高維生素和維生素A、B、C含量充足的食物,以促進創傷的修復。如蛋類、乳類及其制品、瘦肉類、豆腐、豆漿等豆制品、鮮嫩的蔬菜及成熟的水果等。避免吃刺激性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芹菜、酒、咖啡、濃茶和含粗纖維多的芹菜、韭菜等。
烹調方法更應注意,不要采用炸、煎、煙熏及生拌等方法,以免難于消化,采用蒸、煮、燴、燉等烹調方法?;颊咭中g創傷及虛弱的身體完全康復后,再逐漸過度到正常普通飲食。由于胃切除后,容積明顯減少,食物營養素的吸收受到了影響,所以每日膳食中注意適量增加維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及胡蘿卜等,以防止手術后的骨軟化病。另外,吃飯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動,應臥床休息,不要吃高糖飲食,防止傾倒綜合癥。
胃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是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族缺乏。有15%的患者有骨軟化病,由于維生素D的缺乏,很容易使非常稀薄的骨質發生變化。在一些無明顯維生素D缺乏的病人中,早期的骨組織變化可以得到糾正。這就使人們很難推斷,在胃切除后所發生的骨質疏松和骨軟化病是否與維生素D缺乏,鈣吸收有關。但不論怎樣,這些病人有明顯的鈣吸收障礙和維生素D的缺乏。胃切除術后的病人應注意膳食中補鈣,維生素D的食物,這對骨骼鈣化有利。動物性食品如蛋黃、肝臟,含視黃醇很高。一些植物性食品如黃、紅色蔬菜、水果中含β-胡蘿卜素,可在肝中轉變為維生素A。
含鈣較高的食品有各種豆制品,乳制品和燕麥片、卷心菜、白菜、胡蘿卜、芹菜、南瓜、蘿卜、菠菜、葫蘆、韭菜、蒲公英、冬瓜等。某些硬果和種子類食品含鈣量也很高,如干杏仁、核桃、榛子、葵花子等。水果類有橙子等。
一些蔬菜和菠菜、莧菜、蕹菜等所含的草酸均影響鈣的吸收,對含草酸高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使部分草酸先溶于水、濾去水再炒食。注意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并延長發酵時間,可使植酸水解,游離鈣增加,使鈣容易吸收。
胃癌日常護理改善食欲
(1)更換食譜,改變烹調方法:一種新的食物可促進食欲,比如常吃豬肉類食物的病人可更換吃魚、羊肉、雞等,有條件的可吃一些龜、甲魚。改變烹調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無論哪一種食物,烹調時一定要達到食物比較熟爛的程度,方能順利地消化吸收。同時肉類較難消化,烹調時應多加些姜陳皮等以利開胃促消化。
(2)藥膳開胃健脾:①山楂肉丁:山楂100g,瘦豬(或牛)肉1000g,菜油250g,及香菇、姜、蔥、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適量。先將瘦肉切成片,油爆過,再用山楂調料等囟透燒干,即可食用。既可開胃又可抗癌。②黃芪山藥羹:用黃芪30g,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加入淮藥片60g(淮山宜用鹽水泡洗后入膳),再煮30分鐘,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氣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腸吸收功能的作用。
(3)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類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還可增加食欲。有些病人認為應忌食生、冷食物,但對水果蔬菜類應視情況對待,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涼菜和水果,特別是化療、放療期,具有明顯的開胃作用,但如口淡泛清口水者則應稍加熱后溫服,同時不宜過量進食。
(4)病友之間交流飲食經驗:病友之間交流飲食經驗不但可以取長補短,還有利于增加食欲,這對癌癥患者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