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傳聞得到證實
誰收購了地溝油?
經過縝密偵查,線索指向山東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偵查中,警方發現這個披著“高新綠色企業”外衣的公司,戒備森嚴,人員行動詭秘;公司有來自糧油企業的多筆款項匯入,信息聯絡頻繁;廠區上空飄散著生物柴油廠所沒有的油香味;廠區有大量的“白土”運入。而“白土”,正是加工食用油過程中用于吸附異味的必用原料。
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7月4日,浙江、山東警方集結60余名警力,展開圍捕,當場抓獲格林公司實際主要經營者柳立國等犯罪嫌疑人9名,扣押利用地溝油煉制的食用油成品、半成品70余噸。
7月14日,浙江、河南警方在鄭州慶豐糧油市場等地抓獲銷售商袁一等5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查獲箱裝假冒品牌食用地溝油100余箱、油罐散裝食用地溝油30余噸。
一個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6大環節于一體的地溝油生產銷售“產業鏈”終于浮出水面,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傳聞得到全面證實。
揭秘現場
廠區布滿監控原料車間惡臭撲鼻
8月25日,記者趕赴格林公司進行了實地走訪。記者在現場看到,廠區周圍安裝了鐵絲網和密集的閉路監控。山東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張月波在現場告訴記者:“格林公司就是以此來防范執法人員的突擊檢查,并嚴格禁止外來人員出入。”
在里側的地溝油原料車間,記者拉起厚重的卷簾門,一個數百平方米的大型儲藏室映入眼簾,整個地面都是厚厚一層發黑的油污,惡臭撲鼻,令人作嘔。
為防止企業的“產品”機密外泄,格林公司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有些至今仍貼在車間墻上。
例如:上班期間嚴禁工作人員串崗,或帶親朋好友進入廠區,每隔半小時巡查,禁止工作人員對內、對外議論公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