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窩點均自稱三證齊全
記者暗訪的幾家規模化“地溝油”加工窩點都自稱三證齊全,走到哪都不怕查。
那么,有關監管部門是怎么面對這一頑疾的呢?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目前,北京的餐廚垃圾處理還是處于一個無序的狀態,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收集、運輸、處理體系。部分餐廚垃圾流入非正規處理渠道,對城市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威脅。離開監管視線的“餐廚垃圾”被用來泔水喂豬,淘油,這幾乎是大城市的通病。對違規清運單位的處罰權在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沒有對餐廚垃圾違規排放的執法權,近年來也沒有相關執法記錄。
北京市工商局:我們只負責進入商場、超市、批發農貿市場等區域的食用油檢查,一般通過索票、索據的檢查辦法,了解廠家、價格等信息,至于賣的是不是“地溝油”需由質檢部門判斷。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我們基本依靠市民投訴、舉報以及各區縣和街道的主管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員的產品抽檢發現問題。近兩年來,質監局未收到過“地溝油”的相關投訴,這一問題在北京應該不存在。
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告訴記者,“地溝油”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一是食用后,不會立即產生惡果,二是“地溝油”被包裝成食用油后,一般很難從感官上加以判斷。如此一來,市民投訴“地溝油”的概率幾乎為零。
事件新進展
在獲知記者暗訪的情況后,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長郭金龍等市委、市政府領導當即作出重要批示并立即組織查處。市委書記劉淇、常務副市長吉林分別主持召開專題會,研究案件線索的偵破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公安、農業、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在北京全面開展了食用油生產加工、進貨和使用環節的風險隱患排查。
據了解,北京市正在努力構建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的長效機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多層次、多渠道解決餐廚廢棄物的排放處理問題,大力提升餐廚廢棄物的消納處理能力,實現短運距、密閉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下一步,北京還計劃組織專家力量,就食用油回流二次提煉行為開展檢測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