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寬容
人立于天地之間要寬容大度,凡事莫斤斤計較,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陳王廷《長短句》曰: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匪……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勿用,忍讓為先”所以他才有“不是神仙勝似神仙”的心境。學習太極拳就要虛懷若谷、胸襟寬闊,“虛”、“靜”方能心無旁騖,得失不計、寵辱不驚,唯有此才能一步步走進太極之廟堂,若心胸狹隘凡事計較勢必橫氣填胸、心氣浮躁又怎能進入太極之高境界,所以“習武,德為先”就是這個道理。 “小成在于勇、中成在于智、大成在于德”,無論習武還是作其他事情欲取得大的成就,蓋莫過于此大道。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之一,她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拳愈練感受愈深,如酒越釀越醇,越練越有滋味。
學一點太極平衡心態,可以快樂一輩子
修煉太極拳,不但尋求一種“精氣神”和力的平衡,更重要是一種心態的平衡。在太極拳推手對練中,很多人重視的是比賽的勝負,筆者理解應該把對練看成一次修煉的經歷。因為比賽的勝負,必然消耗大量的元氣和元神,得不償失。何況普天之下,高手如云,你又何必把有限的生命與無限多的高手比敵?如果自吹自擂更是害人害己,造成心態嚴重失衡。
事實上,如果把每次對練都作為有益的經歷,尋求“精氣神”和力的平衡,無太過也無不及,陰陽五行協調平衡,對養生和防身很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其實,這還不是主要目的,更主要是訓練自己心態平衡,這是做人和立身之道,也是攝生之本。因此,本文對太極的心態平衡談一點看法,祈待拋磚引玉。
人的心態平衡,并不是由別人調節,而是依靠自己調節。太極的圓點理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調節心態,為我們提供調節的方法。太極的圓點,圓是放大了的點,點是縮小了的圓,圓其大無外,點其小無內。所以,任何事物,它都有一個包含無限大的圓,也可以縮小至一個很小的原始點,只要抓住這個原始點,任何矛盾可以迎刃而解。我們的心態也一樣,只要有一點心結,就應該選擇解開心結的對應方法。任何事物之間的關系都可以看成一個太極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只要我們能夠找出事物內在的相生相克的關系,就可以分析出調節的方法。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太極拳的心態的鍛煉應該有了充分的了解,太極拳練習重在堅持不懈,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究難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