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極拳具有明顯的健身效果,所以很多老年人都選擇練習太極拳強身健體,但是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膝蓋疼痛的問題,那么你知道怎么避免膝蓋受損么?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極拳在有著明顯的調節人體氣血延緩骨骼、肌肉以及臟腑器官衰老的良好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在太極拳習練過程中對膝關節壓力較重,容易產生膝關節損傷的弊病。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問題,它一直影響和苦惱著太極拳界的新老朋友們,只是每個人練習方法,練習強度不同而感受膝關節損傷的程度不同而已。
減少膝關節受損的方法
一、練習方法
第一步,首先是從站樁開始,在松、靜、舒服的前提下靜心養氣。按照太極拳的動靜相兼,以靜為主,內外兼修,以內為主的原則,先靜心,調氣。
第二步,做熱身運動,以從頭、頸、肩、肘、腕的順序開始,依次至胸、腰、胯、膝、踝關節。我在多年的練習太極拳實踐中摸索整理了一套松身功,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驗證后,我們的學員們都有如果不做這些松身功,打拳就僵硬的體會。整套松身功是本著從頭開始,節節松開,有規律,有節奏地進行。在做完松身功后,再做壓、踢腿練習。接下來練習進步、退步、側行步等基本步法。然后再練習太極拳的單勢的基本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練習后,再進行太極拳套路的整套演練,這樣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加大運動量,并且在練習各種動作中,遵循太極拳拳法的“外三合’的要求,將架勢由高到低,隨著自身腿力的增加來調整高度,使練習者能逐步適應。
但是,有很多太極拳愛好者一開始就學習各種套路,急于求成地想要展示太極拳的動態美,將拳架壓低來練。因為柔韌性差,腿部力量不夠,出現邁步不分虛實,膝尖過腳尖,膝尖、腳尖、肘尖不能相對。既違背了太極拳的練習要求,也未順應人的生理結構。并且長時間地將人體的全部重量負荷在雙膝上,使原本僵硬的關節、肌肉再加上意識的緊張,就愈加別扭。另外許多太極拳練習者年齡已經偏大,骨關節、肌肉、韌帶自身的機理都開始逐步衰退,有的人本身就帶有各種炎癥,所以,長時間的負重屈蹲,自然讓膝關節不堪重負而產生損傷。如果人們在學習中能正確認識太極拳運動原理,順應身體正常機能,在練習初期就按正確的訓練方法,遵循從站樁開始,先靜心,再通過輔助于段從頸,肩、肘、腕放松的順序開始,依次至胸、腰、胯、膝、后到踝關節、這樣從頭到腳依次松開各個關節,然后進行正確的柔韌訓練。在老師的指導下,先練習單勢的基本動作,待每項動作規范正確后再進入套路學習,這樣對膝關節的損害就會小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