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剛柔并濟、柔中帶剛,所以太極拳也需要一定的力量與爆發,那么你知道陳式太極拳的發力有什么特點么?你知道“抖勁”怎么練么?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陳式太極拳發力練習
要打好陳氏太極拳的爆發力,必須先去僵求柔,周身放松。所謂放松,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全身各個關節松開,肌肉全部放松。拳論上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是指這種放松還必須有一種相互協調配合的力在里面,建立在棚勁的基礎上,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隨時可以調動周身任何部位在任何時間爆發出來的力,完全不加一絲勉強,揮灑自如。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是一種意念和氣力相結合的運動。所以,必須要做到內氣與外形協調統一。練習陳氏太極拳開始要先以外形引動內氣,然后再練到以內氣催動外形,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結合的境界。拳論中講“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巋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只有達到內氣與外形結合,才能夠運用時收發自如,隨心所欲。
拳論中講:“勁起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發于梢。”這里的梢指的并非是四梢,而是各個出擊點,因為太極拳要求周身上下各個部位都能夠發力。太極拳講究落地生根,要求腳下要穩,如果不穩,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腳下穩健,彈抖發力才會更有勁,足下蹬地發力,擰襠轉腰,瞬間借地面的反彈力,向上傳遞,彈抖爆發,源源不斷地將力傳輸到發力點。
拳論中講“腰如車軸,氣如車輪”,所以腰不能緊,緊則束氣,導致全身僵硬,腰部要放松,放松則氣脈暢通圓轉自如。胯關節也要放松,松則腰部圓活。兩胯與兩膝要撐開撐圓,而又有相合之意,這樣襠勁才有力而又不失圓活。
拳論上講“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所以,在練習太極拳時,腰應隨著動作的變化而變化,柔勁時腰應松而隨之,發勁時腰應快而擰之,定勢時腰應塌而合之;襠也應配合腰的變化而變化,轉化腰時襠松而隨之,發力擰腰時襠應擰而扣之,定勢塌腰時襠應圓而穩之。只有腰襠協調配合默契,才能將彈抖爆發力打得更好,在發力時擰襠轉腰,旋轉速度一定要快,要迅猛。應以腰為軸,瞬間向一側旋轉產生離心力,勁到落點時要注意前后左右配合對稱,不要因發力落空而失重,要保持身體平衡。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有八面支撐之力、一身備五弓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