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事件的頻繁發生,地溝油回收這個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地溝油的回收并是想想中那么好處理,下面小編總結了地溝油回收的四個重要阻礙,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日均產生約22.5噸“地溝油”,全市兩家正規處理廠回收量僅占58%-另兩種廢棄油脂潲水油和烤炸食品廢油則被養豬場和“二道油販”高價買走,去向同樣成謎。
公安部歷時4個月首次全環節破獲的特大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案,讓消費者對餐飲行業的廢油回收、煉制和銷售等環節高度關注。9月15-16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多方調查了解到,目前海口餐飲企業平均每天產生約22.5噸“地溝油”,其中58%由正規的廢油脂處理企業回收,但仍有42%的“地溝油”流向不明。
更讓人憂心的是,正規廢油脂處理企業回收處置的“地溝油”僅是餐飲企業隔油池和廚房下水道里沉淀的廢油脂。而殘羹剩飯和餐廚垃圾(俗稱潲水)產生的油、烤炸食品廢油等,被養豬場和“二道油販”買走,除了用于養豬外,是否還用作其他用途不得而知。
“地溝油”回收量不足 處理廠3天開一次工
9月15日下午,記者跟隨海口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來到位于秀英區海榆中線的規模較大的海口環保污油脂處理廠。該廠的10臺提煉分離鍋爐只有兩臺在運行,50名工人大部分都已經到各區域的酒店與餐館回收“地溝油”去了,只有幾人留在工廠內。
而位于龍華區城西鎮蒼西村的峰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則處于半停工狀態,公司負責人表示,因為回收的“地溝油”量少,他們一般3天才能提煉一次。
據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地溝油回收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氣、廢水、廢渣等,所以工廠一般都選在城郊離居民區較遠的地方,建廠也必須經過環保局嚴格審批和驗收。地溝油提煉過程中加熱爐產生的廢氣須用水噴淋后,并通過煙囪進行高空排放,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海口,像這樣經過環保部門審批和備案的正規廢油脂處理廠2010年6月之前有4家,目前僅存兩家。
據了解,由正規廢油脂處理企業回收處置的“地溝油”,是狹義上的地溝油,也稱為地溝油毛料,即在酒店與餐飲企業的隔油池和廚房下水道里沉淀的廢油脂。廢油脂處理企業免費撈走地溝油毛料,并免費為餐飲企業提供相關的清理和疏通工作,被稱為“以免費服務換取地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