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發現月經周期中間的那幾天分泌物似乎特別多,是不是快到排卵的日子了?”
沒錯。排卵期的宮頸內膜腺細胞分泌旺盛,分泌物很像稀薄、透明的蛋清,甚至能抻拉幾厘米都不斷,彈性非常好,還能防止不孕不育。
排卵期一過就看不到這種情況了。等到月經前2天左右,盆腔開始充血,陰道分泌物又增多,有時還略帶血色,像是提醒你該準備衛生巾了。
7、除了月經,還有哪些原因能影響它?”
原因多得有些你都想象不到,比如避孕藥、抗生素、過敏、生病、懷孕、分娩、經期用品、缺乏睡眠、營養不均衡、情緒大起大落甚至壓力!
8、“我每天都得用衛生護墊,不然內褲的那個地方總是濕濕的,別的女性也這樣嗎?”
有些女性(尤其是雌激素多的女性)子宮頸分泌的黏液特別多,只要這些分泌物稀薄但彈性好,顏色不是黃綠或者灰白,而且沒有明顯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一般情況下是屬于生理性的,可能是體質有些虛弱,可以嘗試去看中醫,采用健脾、化濕、利水的中藥進行體質調節。
9、“怎樣才能看得懂陰道分泌物化驗單呢?”
常見的有5項,第一個是‘“pH值”,表示陰道環境的酸堿狀況,正常時pH≤4.5,如果出現陰道感染,pH值>5或者6。
第二個是羅馬字母“I、II、III……”,I度和II度是正常,Ⅲ~Ⅳ度表示有炎癥。
第三是符號“+”,“+”只說明有霉菌或者滴蟲感染,但并不代表感染的嚴重程度。第四是“胺試驗”,是檢查是否有細菌感染的指標之一。
還有就是“線索細胞”,醫生會通過這一項再結合“胺試驗”,來診斷是否有細菌性陰道感染。
10、“我只要看到內褲上痕跡多多就疑心‘那里’有炎癥,吃些消炎藥就該沒事了吧?”
擅自用藥恰恰是引發陰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癥也分為好幾種,用的治療藥物當然不會相同。再說,是否有炎癥應該由醫生判斷。
你平時能做的,是通過內褲上的痕跡初步看出陰道分泌物是否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