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說,此次地溝油事件的地溝油生產原料不合乎規范,已屬違法,成品有害物質的風險極高,而且生產衛生狀況很差,每一條都屬于監管打擊對象,不必盯著末端檢測指標。
加工過的地溝油因為來源不同,確實一口咬定百分之百絕對有害是不嚴謹的,確乎存在不一定含有目前能檢測出來的任何有害物質的情形,但是地溝油存在危害健康的風險很大 ,這是毋庸置疑的。
從心理感受層面分析,對地溝油的深惡痛絕,也不是僅只局限于量化的檢測數據,而是根深蒂固的對源頭的厭惡。
另外,消費者和執法者以及媒體都應該更新觀念。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安全就是必須符合良好生產規范,環環相扣,每個節點都在掌控之中,那么終的產品才是可信賴 的安全,檢測只是后一道把關的柵欄罷了。
地溝油不是中國特色,其他國家在發展歷程中,也都經歷過屢禁不絕、愈演愈烈的艱難的地溝油困擾階段。
解決方法無非見招拆招,疏導和堵截并舉罷了。比如日本的方法就很可愛,在潲水油等可能的地溝油原料里,加入會導致腹瀉的蓖麻油。
這一招在中國未必靈驗,一來我們銅腸鐵胃,加進去的蓖麻油未必能立竿見影地拉肚子;二則,縱使吃頓飯拉個肚子,在我們看來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所以,可以借用這個 思維方法,但不能死搬硬套。
再比如荷蘭送地溝油上天大顯神通,地溝油變身生物柴油,是行之有效的好去處。不過這一招在中國似乎水土不服,發生過掛羊頭賣狗肉的丑聞,號稱變地溝油為寶的新能源公 司,堂而皇之做著偷雞摸狗的地溝油生意。好招式還要更嚴密的監管和配套。
結語:可以說那些不良商家為了地溝油能夠變成食用油可以正常銷售真是煞費苦心,小編覺得如果他們能夠將這份辛勞用在正當的職業的話說不定還能有所作為,可惜心術不正。對于此類地溝油事件,相信法律會給他們以嚴厲的打擊,那些不良商人后必會得到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