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溝油”制備選礦藥劑
北京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王化軍教授等人研發成功“地溝油”制備選礦藥劑的綜合利用技術,這項技術可利用“地溝油”生產用于選礦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鈉,幾乎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所以可以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北京科技大學已于2009年開展了用“地溝油”分解的脂肪酸作為選礦捕收劑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滿意的試驗結果。該項技術已開始在部分鋼鐵企業 應用,并正在申請國家專利。有關專家認為,該項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應用,對于避免環境污染、降低選礦成本、減少食品安全威脅等方面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地溝油”生產乙醇、沼氣新技術
一桶桶泔水經過分揀、分離,一部分變身生物柴油的原料,另一部分繼續發酵成為燃料乙醇和沼氣,剩余的廢渣則全部轉化為肥料。這就是合肥科學島目睹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 處置過程。通過技術集成創新,昔日令人頭疼的餐廚泔水和“地溝油”,如今卻變廢為寶,成為新能源。
由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技術攻關,成功掌握了餐廚廢棄物生產乙醇和沼氣的能源化處置技術,并形成兩項發明專利。據介紹,該技術將餐廚廢棄物變身 為四件“寶貝”,即生物柴油、乙醇、沼氣和生物肥料。餐廚廢棄物中的油脂先經過分離精制變成生物柴油,然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成分經過酶解、厭氧發酵等過程轉化為燃 料乙醇,將乙醇發酵殘留物和其他有機成分通過發酵產生沼氣,將沼氣工程的沼渣沼液通過處理變成生物肥料。
該技術大的特點是其能源化思路有別于國內以飼料化為主的技術路線,避免餐廚廢棄物再次進入人類食物鏈,產生同源性積累引發疾病風險。
“地溝油”變身航空油
從2011年9月開始,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將實現新的突破,他們要對炒菜用過的油進行加工,為飛機提供燃料。“地溝油”變飛機燃油,成本猛增,但更高效、更綠色 。SkyNRG公司采用了“加氫可再生飛行燃料”技術。先將植物油進行脫氧處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有機化學過程,關鍵一步是進行加氫裂化,在持續的氫氣壓力作用下,分子間碳 鍵被破壞,生成較小的碳氫化合物,其產物就是不飽和烴,此時,就已經很接近燃料了,然后再進行“異構化”,即將化學物質的自身組成結構進行改變,真正成為所需要的 “可再生飛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