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很多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專家解恒革說老人跌倒的危害很大,那么老人跌倒的危害有哪些呢?老人為什么易跌倒?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這些問題,cctv10健康之路也做了調查,同時也想專家討教了一些方法,今天要分享給大家!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老人跌倒的危害
跌倒是指直立時或平地行走時摔倒或從稍高處摔倒在地的現象。跌倒可導致肌肉或韌帶損傷、骨折、出血等身體和心理傷害,嚴重地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可導致死亡。
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曾經跌倒一次或多次的占30%,80歲以上老年人發生過跌倒事件的占50%。與社會上一般老年人比較,那些生活在長期護理狀態下的老年人更易跌倒。
“跌倒是一種很常見的‘老年綜合征’,常伴有尿失禁、壓瘡和心肺功能下降、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跌倒既能直接損害老年人的機體,又能間接阻礙老年人的活動,降低生活質量。”專家介紹說,跌倒會造成腦部損傷、軟組織損傷等傷害。
跌倒還可使一些老年人喪失自信心,有些跌倒者因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動,終可能引起臥床不起。
有一些人因衰弱、損傷或急性病跌倒后不能站立起來,如果此時救護不及時,他們可能會發生脫水、低血壓,甚至死亡。據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第6位的死亡原因。
另外,跌倒是造成醫療保健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與跌倒相關的損傷費用占65歲以上老年人的所有醫療開銷的6%,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本期專家介紹
解恒革
個人擅長
擅長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老年神經疾病、老年記憶障礙、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等診治。
社會任職
目前擔任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綜合醫院精神衛生工作聯盟委員等職務。
個人成就
1992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后在解放軍總醫院南樓神經科長期從事老年神經病學臨床科研保健工作至今,1999年獲神經病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神經病學博士學位。2000年曾赴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院學習老年癡呆流行病學和神經心理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的研究,參與或承擔國家、衛生部、北京市科委、軍隊多項老年癡呆科研課題。編著有《老年性癡呆:照料者手冊》、《癡呆知識手冊:入門與提高》等科普教育刊物。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外出環境生疏。不少老年人外出的場所或對臨時住處不熟悉,如路不平、光線不足、潮濕、路滑等,而導致跌倒。
2、多有視力減退。因患白內障、青光眼等,視力敏感減弱或夜間視力下降,易被障礙物絆倒。
3、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患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均可導致大腦缺血、缺氧、使腦功能失調,易導致跌倒甚至意識障礙。
4、年事已高,步態失調。老年人多有步態不穩,身體動心前移,使身體處于前傾狀態,有的還可因小腦腫瘤等疾患,使步態失調,易跌倒。
5、藥物誘因。有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病服降壓藥過量,也可出現“降壓供血不良綜合癥”,糖尿病人用降糖藥不當出現低血糖,均可出現頭暈而跌倒。
6、生活誘因。老年人酒后,尤其是飲酒過多或灑醉后,熱水澡時聞過長,較長時間臥床,大便久蹲,突然改變體位等,均可引起短暫腦貧血而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