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巖
日光巖位于廈門市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海拔92.7米,為鼓浪嶼高峰。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游覽區(qū)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巖頂平臺不大,四周環(huán)繞欄桿,就象一只升入天空的“吊籃”。游人登臨,看云天近在咫尺,憑欄放眼,縱目遠眺,廈門島、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簾。
從寨門拾級而上,有兩塊巨巖相互傾斜而成“人”字形洞穴,稱“古避暑洞”,洞頂上方有清代臺灣詩人施士潔的隸書“古避暑洞”石刻。夏天,洞內(nèi)清風徐來,涼風襲人,委實為游客逗留片刻的好地方。洞左邊的巖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積水,近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乃海蝕地貌的一種。
曾厝垵
位于廈門島東南部。世界上很少有這樣一個村落,包容了如此多的風俗信仰:不僅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四種宗教齊全,更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間圣媽崇拜,實在可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原生態(tài)自然村。
隨著廈門市農(nóng)村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新建的環(huán)島路、文曾路貫通我社區(qū)。根據(jù)廈門市的總體規(guī)劃,曾厝垵社區(qū)定位為文教旅游區(qū),轄區(qū)內(nèi)有思明交警中隊、思明區(qū)檢察院、市文聯(lián)、軟件園、曾厝垵邊防派出所、廈大學生公寓、華廈學院、戲曲舞蹈學校、科技中學、演武二小等多家單位、學校;設有社區(qū)服務站、老人活動中心、社區(qū)文體活動中心、愛心超市、社區(qū)勞動保障站等多種便民利民服務網(wǎng)絡,成立了計生協(xié)會、婦聯(lián)、工會、老年協(xié)會等多種組織。
菽莊花園
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小的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視野寬大,頗具層次的海濱花園。
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50年代起辟為公園,近年又建了許多設施,面積也擴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頗有特色的海濱公園?;▓@內(nèi)設置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聽浪閣、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十景,小巧別致,自成一格。
菽莊花園近年又新建了許多設施,規(guī)模也擴大了。特別是將聽濤軒改建成“鋼琴博物館”,展出由鼓浪嶼旅澳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鋼琴30臺,其中有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制造的“施坦威”,奧地利的“博森多福”,德國皇室專用的皇家鋼琴,稀世珍品鎦金鋼琴,世界早的四角鋼琴,大的立式鋼琴,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八個踏腳四套琴弦鋼琴,表現(xiàn)了一百多年來世界鋼琴的制作技術和發(fā)展水平,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鋼琴博物館使鼓浪嶼琴島名符其實,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