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運動是對人體有好處的,許多人通過運動能夠預防疾病,那么運動的好處在什么地方呢?體育專家安江紅來到了健康生活視頻中要跟我們好好說說運動的好處,同時她還提醒大家運動時候有很多注意事項,要我們特別注意,一起去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運動的好處
(一)體育鍛煉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運動系統包括三部分:骨、骨連結和骨胳肌。
1.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肌肉中的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增多,血流量增大,使肌體內血液供應良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貯存能力增強,肌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增大。因而,肌肉也就變得更加粗壯、結實、發達而有力。另外,由于肌肉結構的變化,酶的活性增強,以及神經調節的改進,導致機能的提高,表現為肌肉收縮力量大、速度快、彈性好、耐力強。
2.體育鍛煉可促進骨質增強,提高骨的性能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使新陳代謝得到改善,骨的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表現在骨密質增厚,使骨變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據拉力和壓力不同更加整齊而有規律,骨表面肌肉附著的突起增大等等。
體育鍛煉,不僅可使骨的直徑增大,而且可使少年骨長徑生長速度加快,對身高的生長有積極促進作用。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比不經常參加鍛煉的學生的身高要高一些,這在許多科學實踐中得到證實。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和柔韌性,從而加固關節。由于有目的地進行各關節活動,使柔韌性提高,韌帶、肌肉的伸展性得到改善,從而擴大了關節運動的幅度。通過體育鍛煉增強了關節的牢固性,提高了關節的柔韌性,減少各種外傷和關節方面的疾病。
(二)體育鍛煉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循環系統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組織機構,它是由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它的作用是使血液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給各組織、細胞,同時,把組織、細胞在新陳代謝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運送到肺腎等處排出體外。體育鍛煉對循環系統發展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它對增強心血管的機能,提高血液循環質量起著積極作用。
善心臟結構與提高心臟機能
少年的心臟肌纖維短而細,重量和容量比成人小,因而收縮力弱。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肌纖維增粗,心臟的容量、重量、收縮力和血液輸送量都增加。一般成人的心臟重量為300克左右,心臟容量為760-780毫升,每搏輸出量(心臟每搏動一次射出的血液量)為60-75毫升。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心臟血液供應良好,組織代謝加強,可以使心壁增厚,血管的彈性增大,心肌力量增強,心臟的重量、體積增加,心臟的容量逐漸加大。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的心臟重量可達到400-500克,心臟容量可達到1015-1027毫升,每博輸出量可達到100毫升左右。
由于心臟容積大,貯血多,收縮力強,每搏輸出量就大,要達到安靜時每次輸出量應有的水平,只需要較少的心搏次數就可完成,這就出現心搏徐緩現象,使心臟每次收縮后有個較長時間的舒張期,可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復。如一般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搏頻率為70-80次,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為50-60次左右。心搏頻率減少,心臟舒張時間加長,心血貯量增多,心臟收縮力強,每搏輸出量大,而且能滿足全身代謝的需要。
本期嘉賓介紹
安江紅
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安江紅副所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一、注意衣著防止感冒
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氣溫已經開始有些低了,鍛煉時一般出汗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涼感冒的危險。所以,千萬不能一起床就穿著單衣到戶外去活動,而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醒來后不要馬上起床,因為老年人椎間盤松弛,突然由臥位變為立位可能會發生扭傷腰背部的現象,有高血壓、心血管病的老人起床更要小心,可以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關節,稍休息一會兒再下床。
二、及時補水防止秋燥
從潮濕悶熱的夏季進入秋天,一下子氣候干燥起來,溫度也降低不少,人體內容易積一些燥熱,而且秋季空氣中濕度減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癥狀。再加上運動時喪失的水分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后一定要多喝開水,多吃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或是平時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湯等食物來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
三、做好準備防止拉傷
對于任何一種運動來說,準備活動都是必須的,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鍛煉反而成了一種傷害。
四、循序漸進切忌過猛
有的人覺得運動量大身體才能練好,抵抗力強,其實不然,運動跟吃飯睡覺一樣,都是適度才好。從中醫理論講,秋天又是一個人體的精氣都處于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后感到輕松舒適,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相反,如果鍛煉后十分疲勞,休息后仍然身體不適、頭痛、頭昏、胸悶、心悸、食量減少,那么您的運動量可能過大了,下一次運動時一定要減少運動量。
五、運動保護預防損傷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開始下降的環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中也要注意運動的方法,除了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外,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重視,不要勉強自己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