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咸味入腎補益陰血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3.多溫熱少寒涼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御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4.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欲。
冬季天氣寒冷,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需要進行滋補,冬季滋補養生四大注意事項大家需了解。
冬季易火大 用中醫食療辯證治療
一、心火
主要表現:心煩急躁、口舌糜爛、生瘡、舌尖紅等;兒童可表現多動、煩、急、不安等。心臟在中醫五行中屬火,掌管血脈運行,心火上炎可表現口舌糜爛、生瘡。
預防:保持好心態,防止情緒波動,多食果蔬,多飲水,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
食療: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煮開,再下粳米共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燈芯草柿餅湯:燈芯草6克、柿餅2個,加水300毫升共煮,將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適量,溫服,柿餅可吃,每日2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熱利尿之功效。
二、肝火
主要表現: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面紅耳赤、口苦咽干。肝的性情急躁,肝氣會隨肝火上升,所以出現急躁易怒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