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消的針灸治療:
主證:多食易饑,嘈雜,煩熱汗多,形體消瘦,或大便秘結,尿多,溲黃甜甘,苔黃而燥,脈滑數。
治則:清胃瀉火,養陰生津。
治法:取任脈、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
處方:中脘,天樞,大都,陷谷,三陰交,太溪。
方解:中脘是胃經募穴,腑之會穴,配天樞有瀉胃火,近腑會之作用,大都配三陰交瀉脾熱,陷谷瀉胃熱,三陰交配太溪,滋真陰以潤燥;胃火清,陰得復,則諸癥痊愈。
方藥:玉女煎加黃連、梔子。生石膏30g,生地黃20g,天花粉20g,黃連10g,麥冬15g,知母15g,山楂15g,石斛15g,山藥60g。
加減:若大便秘結不行,可用增液承氣湯加減潤腸通腑,使大便通利后再用上方。
方解:中脘是胃經募穴,腑之會穴,配天樞有瀉胃火,近腑會之作用,大都配三陰交瀉脾熱,陷谷瀉胃熱,三陰交配太溪,滋真陰以潤燥;胃火清,陰得復,則諸癥痊愈。
主證:多食易饑,嘈雜,煩熱汗多,形體消瘦,或大便秘結,尿多,溲黃甜甘,苔黃而燥,脈滑數。
處方:中脘,天樞,大都,陷谷,三陰交,太溪。
治則:清胃瀉火,養陰生津。
治法:取任脈、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
糖尿病下消的針灸治療:
腎陰虧虛
主證:便溺不攝,煩躁引飲,甚則面目黑,小便混濁如膏淋,口渴,飲一瀉二,舌質嫩紅,脈沉細數。
療法:滋補腎陰。
治法:取背俞,足少陰,足太陰經穴,毫針刺,用補法。
處方:腎俞,太溪,三陰交,照海。
加減:肺熱者配少商、尺澤。
方解:本證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故取腎俞補益腎氣;太溪、照海滋腎陰清下焦余熱,三陰交為足三陰之交會處,補之能益三陰,若兼肺熱津傷,配少商、尺澤清肺熱、保津液、止煩渴。
方藥:六味地黃加減。生地20g,山萸肉12g,山藥30g,玉竹15g,女貞子10g,枸杞子15g,麥冬15g,天花粉30g,炙首烏15g,烏梅肉10g,地龍30g,砂仁 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