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氣色好壞關鍵在于“氣血”,氣血怎么補關鍵在于先分清自己是什么體質。氣血不足并不等同于貧血,貧血只需補血便可,而氣血不足則需要對癥下藥慢慢調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氣血不足要如何調理吧。
中醫學指出:“婦女以養血為本”,氣血是滋養皮膚,使面容保持年輕的根本所在,它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質基礎,女性要想擁有嬌美的容貌,關鍵秘訣在于養血補血。那么應該如何補血呢?本期家庭醫生在線特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陸杉主任,為女性朋友們解析如何正確補血。
誤區 補血不等于治療貧血
說起補血,很多人都會認為貧血和補氣血是一個概念,但是陸杉主任卻指出西醫所講的貧血治療和中醫所說的補血并不是同一個概念。貧血是一個很嚴謹的醫學專業術語,特指針對不同性質的貧血,所采用的病因性治療方法。它是指人體外周血液中,單位體積里面紅細胞的數量,血紅蛋白濃度低于正常范圍。貧血主要原因就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礙,造血物質的缺乏或者本身造血物質的利用障礙和遺傳的方面。對于女人來說,一般就是月經過多所導致缺血性的貧血、節食挑食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等。另外,廣東還有一個區域性的病,叫做地中海貧血,這個也是引起貧血的其中一個原因。就貧血而言,貧血的主要特征包括皮膚蒼白干燥,指甲蒼白,容易乏力,精力不好,氣短心慌胸悶,頭暈目眩耳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頭發枯黃,皺紋增多等。
“中醫學并沒有貧血的名稱,很多人并不貧血,但是從臨床所呈現的情況,表現出類似貧血的癥狀,如臉色蒼白干燥,容易頭暈眼花,疲憊乏力,心慌氣短,經期小腹墜痛,月經推遲,經量較少,有一些人甚至會閉經,所以就認為自己貧血。但是往往做完血常規檢查之后,卻發現不是貧血,只是中醫所說的血虛。所以說血虛并一定會貧血,血虛和貧血的概念完全不一樣。”陸杉主任解釋說。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貧血還是血虛,陸杉主任表示好的方法就是去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一般來說,正常女性血色素是12克,輕度貧血是9-11克,中度貧血6-9克,重度貧血3-6克。“判斷自己是不是貧血,不能單憑某些癥狀,甚至只憑主觀感覺,就認為自己貧血,盲目地服用‘補血藥’,一方面造成資源(包括藥材和金錢)浪費,另一方面,還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一些不良反應,甚至耽誤一些重大疾病的診治。”
關鍵 補血養血要分清體質
以前,人們判斷是否需要補血,基本根據表面的癥狀。例如出現面色不好、頭暈目眩、乏力、腿軟,就認為是血虛,其實這是片面的。陸杉主任說“補血養血之前,首先要辨清自己體質是不是血虛,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體質都血虛,我們的體制特點除了血虛之外,還有肝郁,氣滯等。不是血虛的體質卻進行盲目的進補,只會使身體虛不受補。”
即便是血虛,需要補血,也并非單純吃補血藥就有效。中醫理論的補血,往往和補氣、補陰、補陽、補腎這些概念聯系在一起,有時要補血活血,有時要理氣活血,有時甚至相互包含。一般很少只是單純地補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女人以養血為本,以滋陰養血為主。阿膠,當歸,紅棗,枸杞、桂圓肉、首烏等就是好的補血養顏的材料。“秋天這么干燥的季節,蓮子紅棗茶、阿膠糯米粥和百合山藥枸杞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陸杉主任建議。
另外,除了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女性還要保持愉快,生活規律,不要熬夜,積極鍛煉,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行經期忌食生冷等。陸杉主任說,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氣血充盈,確保健美之軀和容顏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