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式外三合練習階段
目的:在初級階段的練習基礎上,本階段進一步提高了四肢和身體各部位有序擺放,做到定式外三合。
要求: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跨合,正面看動作成面,側看動作成線。所謂定式外三合,是在動作開始和結束時一定要做到以上所說的外三合,前階段會感到手不是手,足不是足,很難控制四肢的位置和力度,重心的轉換不能隨心所欲,有上下不隨的感覺,很吃力。這個階段的身法從倒換重心向轉換重心過渡;另外也是心氣自然下沉,五趾抓地雙腳生根的關鍵階段,需認真對待不可馬虎。
問題:
1、腰酸背疼。
2、心浮氣燥。
在這階段會因為身體酸痛,心氣的浮燥,而使許多學員放棄進一步深入學習,非常可惜。
方法:頭要虛領,胸要含,開檔松胯尾閭正。頭要虛領即定式時,百匯穴意要上提虛領,做到這一點,為其他各部位的放松和運動打開了空間;胸要含即呼吸、心氣要松開,不可憋氣,做到這一點氣血自然而然貫入丹田;開檔松胯尾閭正即定式時要注意曲膝開檔如有坐凳之感,做到這一點則力、氣貫于四梢。做到以上幾點腰酸背疼,心浮氣燥的現象自然消失。這個階段的總量練習應在3000遍左右。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此階段因牽扯到陰陽的變化和呼吸的變化,更是手、眼、身、法、步,進一步協調的關鍵時期,應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完成,始而勉強,久則自然。
三、動態外三合的練習階段
目的:上下相隨,不丟不頂,練架如有繩、練勁圓轉。
要求:動作、呼吸、意識三者開始協調統一,進一步做到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處處有圓,勢勢成圈。這一階段的感覺在練拳時輕松自然、氣血通暢、舌下生津,有樂于練拳的欲望和感受。
問題:
1、喜歡跟著感覺走。
2、自滿驕傲好夸夸其談。
大部分學員練到此階段都會偶有感悟,自認悟性所生,非他人所及,日漸自滿,目空無人,忘記了差之毫厘,謬之千里,這經典格句。忘記了和式太極拳本身是內家拳法,忘記了既有外三合,便有內三合,忘記了用勁自然、捻手變化、急毒不覺。
方法:和式太極拳動作要求干凈、端正、自然,在規矩中展示自然,在自然中感悟規矩,所以說規矩和自然是和式太極拳的靈魂。三直四順內外三合是規矩;尊師重道更是規矩。此階段更需朝夕盤打,虛心請教,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總量練習應在萬遍左右,方可功夫漸近,用身心來體會和式太極拳的神韻。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于和式太極拳的不同之處:三直五順。喜歡學習和式太極拳的朋友們可以多多的了解一下。同時,小編還介紹了關于和式太極拳的幾個練習階段,對于一些初學者來說應該會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