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反復發作的一種頭疼病癥,這讓患了偏頭痛的人很苦惱,大家也努力嘗尋找方法來擺脫偏頭痛。但是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可以治療偏頭痛的中醫對癥方法,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偏頭痛怎么辦 中醫治療偏頭痛
一、辨證論治(中藥)
1、風寒外襲:頭痛起病急劇,其痛連及項背,疼痛多以掣痛、跳痛或重痛為主,惡風,遇風寒加重,舌質微紅或有瘀點,苔薄白,脈浮緊。治以祛風散寒止痛。方用川芎茶調散加減。
2、肝陽上亢:頭痛如裂而眩,病勢劇,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呈陣發性搏動樣跳痛,伴心煩易怒、坐臥不寧、胸脅脹痛、善嘆息,或伴惡心、嘔吐、口苦、厭食,舌質紅或暗紅,苔薄黃,脈弦數有力或弦澀。治法平肝熄風、理氣化瘀通絡。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3、瘀血阻絡: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如錐刺,或有頭部外傷史,舌紫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治以活血化瘀,通經通絡。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4、痰濁中阻:頭痛昏蒙、困重如裹,胸脘滿悶,嘔惡痰涎,納呆,舌胖大有齒痕,或暗紫,或暗淡,苔白膩或厚膩,脈沉弦或弦滑。治以豁痰醒腦、化瘀通絡。方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5、氣血虧虛:頭痛緩慢而作,病勢纏綿,時痛時止,長久不愈。痛勢隱隱,多伴有頭暈,遇勞加重。 舌質淡苔薄脈沉細。治以益氣補血,緩急止痛。方用八珍湯加減。
二、針灸療法
1、體針療法:肝陽上亢型:主穴:太沖、太陽、風池、肝俞等穴位。配穴:瞳子髎、足臨泣、外關、絕骨、太溪。痰濕中阻型:主穴:頭維、印堂、風池、內關。配穴:豐隆、足三里、中脘、脾俞。瘀血阻滯型:主穴:頭部疼痛點、太陽、風池、合谷、角孫。配穴:大椎、血海、膈俞。
2、耳針療法:取穴:額、枕、皮質下、神門。方法:每次取2~3對穴,每天或隔日1次
三、穴位埋線法
它是用埋線器將特種藥物浸泡的蛋白質磁化線植入相應的穴位,通過藥物及線體對穴位產生持續有效的刺激作用(線在體內15天至3個月自然被溶解吸收),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療法大優點是無任何副作用,安全無痛苦,病人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