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進步必跟、退步必隨、動作敏捷、圓活緊湊,猶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每左右轉身以開合相接。
二是:將形意拳之內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動靜合一融蓄在太極拳的中和狀態之中。走架時重心無上下起伏、無左右晃動的問題,通過活步使重心不斷地在轉換當中。
孫氏太極拳,從起式到收式,各種動作要求中正平穩、舒展圓活、緊湊連貫、一氣呵成。使全身內外平均發展,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正因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軀體手足上下呼應,內外一體。所以,行拳盤架要守規矩。
在練拳時不可越出一個“中”字。習練者若能悟透這個“中”字,便能掌握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脈通暢。就像鄭多燕減肥舞一樣,經常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進步必跟、退步必撤,是孫氏太極拳的第二個特點。進步必跟、退步必撤,這種移步的方式,有利于培養習練者重心潛移和動靜合一的能力,還有利于上下相隨、手足相顧,使習練者在移步中,不失六合之要。
三是:每逢轉身,多以開合手相接。孫氏太極拳中有十二個開合手,將套路分為十三節。每逢轉身以開合手相接,可以引導習練者身體隨重心的虛實轉換、內氣的自行運轉(稱為圓研)。開合手便于引導習練者體會體內氣息的運行與重心轉換相協調。開合手的安排,在練拳時,還有利于習練者經絡疏通和血脈通暢。
四是:蓄神待機,神不外張,虛實分明,始終不失六合的要點。習練孫氏太極拳時,要處處因勢利導,各種勁法隨重心變化而轉換,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輕緩勻靈之中寓以隨機待法之勢。
孫式太極拳講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練拳時,切忌努氣、拙力和腆胸提腹;守九要是要求練拳時必須“一塌,二扣,三提,四頂,五裹,六松,七垂,八縮,九起鉆落翻要分明”。
總之,孫氏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一種柔和、緩慢、輕靈的高級拳術,具有防身、健身、養生、修身的作用。孫氏太極拳把形體運動與意念活動相結合,以意念導引形體運動,導引氣血運轉,達到形神兼備、精神與形體雙重的修煉,可以使習練者祛病延年、健康長壽。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于孫式太極拳在練習的時候常見的一些錯誤理解,剛開始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注意學好基本功,把一些基礎的知識給學的扎實,這樣長期的練習下去才能練出一套好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