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是現今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很多患者因腦梗死去,所以我們應該對腦梗有個全面的認識,專家姜衛劍也準備向大家普及這方面的知識,那么腦梗前兆是什么呢?腦梗突然發作該如何急救呢?一起去健康生活視頻全集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姜衛劍
姜衛劍,男,1960年出生,天壇醫院急診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1978-1983年就讀于江蘇南通大學醫學院醫療系,1985-1988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攻讀心血管內科碩士學位,后又攻讀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研究生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并獲得博士學位。
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急診介入科主任、北京市腦血管病搶救治療中心副主任。任中華放射學分會委員、中華放射學分會神經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放射學會委員、北京市神經病學分會介入學組組長、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理事、中國卒中雜志副主編、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介入放射學雜志編委、介入影像診斷與治療雜志編委、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客座教授、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腦血管病中心顧問。
腦梗前兆
1、頭暈、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一般認為頭痛、頭暈多為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而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則多為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
2、短暫性視力障礙,表現為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看東西不完整,這種現象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是較早的腦梗塞預報信號。
3、語言與精神改變,指發音困難、失語,寫字困難;個性突然改變,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語、煩躁不安,或出現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嗜睡。
4、其他先兆表現,如惡心嘔吐或扼逆,或血壓波動并伴有頭暈眼花或耳鳴,不明原因的反復鼻拙血,常為高血庇腦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與嗜睡,表現為哈欠連連,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的反應。隨著腦動脈硬化加重,動脈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嚴重惡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腦梗塞發作5至10天前,頻頻打哈欠,所以,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重要的報警信號。
6、軀體感覺與運動異常,如發作性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手握物體失落,原因不明的暈倒或跌倒,單側面癱,持續時間花24小時以內。追訪觀察,此類現象發生后3~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腦梗塞。
7、剃須刀落地現象,是指茬刮臉過程中,當頭轉向一側時,突然感到持剃須刀的手臂無力,剃須刀落地,可同時伴有說話不清,但在1~2分鐘左右完全恢復正常。這是由于頸部轉動時,加重了已經硬化的頸動脈狹窄程度,導致顱腦供血不足、發生一過性腦缺血。提示缺血性腦梗塞隨時可能發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適當地活動:可以起到改善腦循環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
2、改善腦部血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建立,以圖縮小梗塞面積。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漿、、川芎嗪等藥,每日1~2次,靜滴液量250~500毫升,連用7~10天。有頭痛、惡心、嘔吐或意識障礙者,可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溶血栓療法:常用尿激酶、鏈激酶溶解血栓。用國產尿激酶2萬~5萬單位加入0.56摩爾/升10%葡萄糖液中靜滴,每日1次,每療程10天。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頸動脈給藥治療腦梗塞,一般在發病24小時之內應用,由于采用頸動脈穿刺注藥,難度較大,必須在醫院應用。溶栓治療應早期應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內,富含水分,易溶解,這樣見效快,療程短,但要密切觀察病情,以免引起腦出血的嚴重后果。
4、高壓氧治療:經實踐證明對治療腦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腦梗塞的病殘率。宜于早期應用,每日一次,10次為1療程,每次吸氧時間90~110分鐘,必須在密閉加壓艙進行,受條件限制。
5、調節血壓,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目的是控制發病的危險因素。但血壓過高的不要降壓太快;血壓過低時適當給予提高。腦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對治療不利,必須積極控制。
6、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翻身拍背,活動肢體,預防肺炎和褥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