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健身運動是越來越多,比如太極拳、鄭多燕減肥舞等等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那么,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于孫式36式太極拳的動作演練,大家趕緊跟著小編學習一下吧!
16式太極拳
動作名稱:
起勢
左右野馬分鬃
白鶴亮翅
左右摟膝拗步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單鞭
手揮琵琶
倒卷肱
左右穿梭
海底針
閃通背
云手
左右攬雀尾
十字手
收勢
孫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是孫祿堂先生以自己參考了武式太極拳的理法,融會形意拳、八卦拳之精義,而創立的一門以完備人的良知良能為目的的太極拳學術體系。
1、拳理特征
以儒(以《易經》為主)、道(以《道德經》、《丹經》為主)、醫(《黃帝內經》為主)三家學說為理論基礎,構成中和內勁理論(形而上),動靜合一理論(形而下),皮球動力模型理論(技術形態)。
2、技術特點
松、空、圓、活,精剛之至,以式達理,中和含蓄。是于松、空、圓、活之中含有精剛之至之意。以式達理是拳式與道理的統一。該式能合形意、八卦、太極三家并用,具有丟而不丟,頂而不頂之能,達勁力完備之效。孫氏太極拳每一拳式,都能一式含多式,吸收多種拳術技法,演化為多種打法。同時各式一理貫通,又能多式化一式。構成、特點提要如下:
(1)三維中樞軸:發現并修為主導人體動力的三維中樞軸。
(2)十字運動面:重心移動的水平面和勁力作用的垂直面。
(3)中和勁力球:由中樞軸、運動面的圓研中和狀態,構成形圓意直的中和勁力球。
(4)連續動力源:開合功與鼓蕩勁,一氣貫串,神行不斷。
(5)運作形態:身體形態一三體式。身步法要一形意拳、八卦拳之法。勁意狀態一蓄神松空。
(6)結構特征:整體協同慣性力與瞬時拱效應的絕對統一,即鞭勁與架勁的絕對統一。
(7)作用機制:圓研之理一構成完備的適應機制:瞬時自動反饋調節機制,即植物神經與中樞神經的高度協同。
(8)作用效果: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三拳合一之效。
(9)主要基本功:無極式、三體式、活步左右互換車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