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胃病是吃出來的嗎?肯定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飲食是如何傷害我們的胃的?專家程凱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說法,同時他還有一些養胃的方法,今天他來到了養生一點通,我們一起去節目中咨詢他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胃病是吃出來的嗎
專家論道
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胃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普通人群中已有近七成患有胃病。而由于學習壓力和喜喝冷飲,胃病患者更是已呈低齡化趨勢,在胃病患者中,中小學生已占了將近一成。
腸胃病專家建議說,一旦出現消化道癥狀時,應及早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飲食不規律易傷胃
俗話說,“胃病是吃出來的病”,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易損傷胃。
專家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早上起床晚,顧不上吃早餐,午飯在外隨便應付點,晚上加班完后,大吃一頓,一日三餐,饑飽不均。進食間隔時間太久,胃早已經排空,過多的胃酸侵蝕胃、十二指腸粘膜,易導致消化性潰瘍,還會使腸液分泌和蠕動受到抑制,導致腹脹、便秘等癥狀。肝、膽、腸、胃都是相互聯系的,如果一個臟器受到損害,則會影響其他臟器。三餐不規律易造成膽汁淤積、膽結石等癥,遂影響腸胃對脂肪的消化。
此外,愛吃冷飲也會導致腸胃疾病。夏季,大量進食冷飲,沖淡了胃酸和胃蛋白酶,影響消化功能。有的人貪涼飲冷,冰淇淋、雪糕、冰鎮啤酒、冰鎮西瓜、冰鎮飲料等,圖一時之快,卻留下胃病隱患。
“恐癌癥”也會誘發胃腸病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情緒低落、精神萎靡時,常常茶飯不思;而情緒高漲、心情愉快時,食欲倍增。事實上,胃腸功能的改變是人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某些突發事件、家庭和工作單位人際關系的緊張、工作壓力增加等導致的疲勞、焦慮和心情抑郁,可使潰瘍病發生率明顯升高”,專家說,從臨床看來,精神壓力也常會導致腸胃疾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發病也常常與情緒變化有關。
值得指出的是,某些非科學性誤導和醫務人員的不當解釋,也常常可加重或誘導胃腸疾病。如對某些所謂的癌前病變的錯誤解釋和過分夸張,常常使許多患者感到恐懼,終日惶惶不安,多方奔走求醫,甚至不聽其他醫務人員的正確意見。如有位病人家屬聽說大蒜防癌,就每天給患者煮大蒜水喝,不久病人出現了胃痛。
專家建議說,當出現消化道癥狀時,患者應及早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相關檢查。
勿把胃病當小病
慢性胃炎是很常見、很普及并且容易復發的一種疾病。為了預防患上這種“流行病”,應當保持正確的飲食規律,一日三餐,飯吃八分飽,少吃零食,切不可暴飲暴食。
專家說,一般的食物在胃中約4小時左右,即被全部排入腸中,因此除晚餐至次日早餐外,每餐進食時間相隔在4―7小時為宜。這是因為,相隔時間過短,胃中食物未消化盡,而又進食,胃得不到休息,會影響胃的功能,久而久之容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而進食時間相隔過久,胃早已排空,過多的胃酸侵蝕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易發生消化性潰瘍,還會使腸液分泌和腸道蠕動受到抑制,導致腹脹、便秘等癥狀。
此外,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其飲食的頻次、量和質等,不能同正常人一樣,必須嚴格按醫生的指導進行。
胃病怎么養
保暖護養。
秋涼之后,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養。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好飯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本期專家介紹
程凱
程凱,醫學博士,程氏針灸第四代傳人、針灸泰斗程辛農之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委員,程氏療法第三代傳人,出版學術專著和科普著作20余部。
程凱教授倡導"中國式養生",創建"大誠中醫"連鎖醫療機構,擔任北京電視臺《我的父親母親》養生欄目、青島電視臺《民生開講》健康欄目、北京廣播電臺《男孩女孩》欄目特約健康專家,曾多次受邀在新華社、保監會、外交部、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精品購物指南》、安徽出版集團、日本資生堂公司、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殼牌(中國)公司、國家行政學院、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單位做"中國式養生"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