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轉身十字擺蓮
六四、摟膝指襠捶
六五、上勢攬雀尾
六六、單鞭下勢
六七、上步七星
六八、退步跨虎
六九、轉身撲面掌
七○、轉身雙擺蓮
七一、彎弓射虎
七二、十字手
七三、合太極
楊式太極拳小架特點
身法
“身忌上躥胡亂擺,寧低不高行平線”。行拳走架身體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亂擺;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個別動作如擺腳下岔、金雞獨立、鋪地龍等除外)。
手法
“雙手相合勿翻動,微貫一氣指肚間;上行不過眉,下行似松開;內轉拇指界中線,外運勿探、沉肘尖;莫貪莫夾、束肋毛膚相挨”。兩手向合,四六陰陽;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貫母、食、中指;手的運動范圍以身體中線為界,左、右手各管半邊,向上行不超過眉毛,向下行意想松開;出手勿貪,回手勿夾,留有余地,中規中矩。
步法
“腳踏忌八、丁,切記合足尖;內腳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領先;以腳跟轉換,步大一腿長,步小一豎腳”。基于開胯圓襠的需要,要求兩腳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腳、丁字腳(造成兩胯根不成窩狀,襠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襠即尖襠,不能實現圓襠);從胯向下內纏(逆纏),落在腳掌內側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貪,伸縮自如,大步不超過一腿長,小步不小于一豎腳。
攻法
“寧進不退,下在上先”大概意為重心寧進不退;轉換下在上先。
眼法
“神送前手頭忌晃動”。神意在前手,但目光并非死死盯住前手,頭也不能隨手晃動。
勁法
“襠貴開圓,莫扭莫涮”。臀部放松,向兩側外泛,使胯從兩側向前、內裹,胯根里掖,形成后開前合,實現圓襠;襠為腰腿之樞紐,在運動旋轉中,是由趾而脛而股而會陰,由身(命門)而肩而肱而橈骨、尺骨直纏至指梢的“纏絲勁”,也叫“螺旋勁”;陰陽轉換時,胯走后、下弧;胯似托盤,切記不能扭、不能涮;兩胯走“∞”勁不斷,背絲扣型循環纏;勁需走滿,無過無不及。
立圓多
劃圈走立圓是為了在松沉圓轉的條件下,實現力從腳起,自下而上的傳遞。另外,走立圓也容易保持身體的穩定。所以小架走圓多為立圓,或有小角度的傾斜。
整圓多
整圓是為了勁路的完整,減少不必要地重復蓄勁,實現化、打連貫,出擊迅速。
結語:文中已經詳細的介紹了關于楊式太極拳小架的拳譜介紹,相信現在大家已經對此有所了解,那么喜歡練習太極拳的朋友們不妨學習一下。同時,小編還介紹了關于此套太極拳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