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王鳳岐做客萬家燈火養生談中醫養生的方法,今天的話題主要在于養肝護肝,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并在身體里面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等等的作用,所以要學會養肝護肝,下面一起去節目中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一、養肝護肝需多飲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二、養肝護肝要注意飲食平衡
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饑餓,這種饑、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所以,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三、養肝護肝少飲酒
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飲酒會傷肝。據醫學研究表明,體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謝60克酒精,若超過限量,就會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四、心情舒暢有助于肝健康樂觀使人健康。
由于肝喜舒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想肝臟強健,首先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
五、適量運動有利于養肝護肝
多做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健身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
六、有助于養肝護肝的食物
食補菜單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與眼睛功能正常關系密切。維生素A豐富的食品是肝臟,還有蛋黃和全脂奶。植物性食品中的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富含胡蘿卜素的食品是:芥藍、綠菜花、菠菜、油麥菜、胡蘿卜、南瓜、芒果、柑橘、番木瓜等。維生素B族有養護眼睛的作用。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品有:雞蛋黃、牛奶、酸奶、動物的肝、腎、心、瘦肉、大豆、紅豆、綠豆、燕麥、全麥食品、酵母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養肝護肝的食物
第一、大豆及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非常有益。
第二、西瓜: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降壓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維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
第三、海鮮類:例如白帶魚、黃魚、銀魚、及甲殼類如牡蠣、蟹等,能增強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復受損的肝組織細胞。但選擇烹調要得當,否則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溫度要達到100度。加熱時間要半小時以上。患者如果對海鮮過敏,那么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銀耳、海帶、紫菜等。
第四、含鉀豐富的食物:海帶、米糠及麥麩、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
第五、動物的肝、瘦肉、魚蝦、雞鴨、蛋類等含高蛋白及適量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