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醫治病的一種方法,對一些頑固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張秀勤是刮痧上的專家,她有一些刮痧經驗之談,很多人經常頭痛、頸椎疼,甚至是高血壓的朋友都可以試一試刮痧療法,下面我們貴州養生酒請專家為我們現場演示!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張秀勤
張仕貞主任醫師,一直從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與臨床研究,有30多年的臨床經驗,先后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交流會議,并發表20余篇學術論文。從事中西醫結合診治呼吸疾病工作這么多年中,一直致力于哮喘、氣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與臨床工作,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總結了寶貴的經驗,善用中醫醫學的基本理論,對病因病機進行全面的分析治療,取得顯著療效。
刮痧療法治頑疾
刮痧治感冒
緩解一般感冒頭痛時,可將食指和中指彎起來,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在印堂和兩眉間刮,也可以在百會穴(頭頂)和印堂之間來回刮。前額痛時,可以用彎曲的手指關節來回刮面部兩側太陽穴部位,或用拇指和食指反復按捏此部位來減輕痛感。頭兩側痛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對兩耳后來回刮。鼻子塞時,可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分別刮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通利鼻竅的作用。發燒時,用彎曲的手指關節反復刮肘窩處,可減輕發燒癥狀。咽喉腫痛,則可在頸前部中間刮痧。
每次刮一個部位,可反復刮2~3分鐘,一般刮到皮膚看上去偏紅并略微發紫就差不多了。
刮痧治頸椎病
配穴:分兩組;—為風池、肩井、天柱、日宗、大杼、膈俞、腎俞、大椎穴;2為曲池、列缺、合谷穴。并且隨癥配穴:經脈閉阻配頸椎夾脊穴、昆侖;氣滯血瘀配血海、三陰交與極泉;肝腎不足配頸椎夾脊穴、完骨、太溪、太沖、三陰交。
治法:使用刮痧法。先刮—組穴,再刮二組穴,均至出現痧痕為止。每天—回。接下來隨證加刮配穴。其中,極泉穴以針點刺《不刮)。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圍較廣泛。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刮痧首先注意不能大面積刮拭,在沒有做過刮痧或身體虛弱只能局部針對性保健,如果有幾種疾病同時存在,也只能一次治療一種疾病。
2.保健治療不能超過常規時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對出痧問題應該做到在正常步驟操作后,可能有痧癥痧象出現,或是腫脹或者陽性節結解除,也可并未出痧而不強求出痧。
4.關節部位、脊柱、頭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痧時間相對較短
5.刮痧應醫患交流,使患者感到舒服或痛可忍受。
6.刮痧時不可過饑空腹、飯后1—2小時后刮痧。
7.較大動脈血管、淋巴部位不輕易刮痧。
8.刮痧應按照正確順序方向體位單方向刮拭。
9.刮痧避開空調、風扇、較冷的空間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時喝溫開水,糖鹽水補充水液能量。
10.針對身體虛弱,年老、免疫力低下可采用輕手法。
1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12.白血病,血小板減少、嚴重貧血慎刮。
1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1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15.身體有痣、瘡腫、傷口潰破部位禁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