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海參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自古以來海參就作為一種價值極高的滋補品食用或者藥用。
資料顯示:海參是天然的營養寶庫,含高比例蛋白、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和一些特殊的營養物質,營養成分的種類高達50多種。
據統計在800多種海參當中僅有40種是可食用的,我國約有20種,以北方刺參營養價值高,海參在各類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海參有主補元氣、滋益五臟六腑和祛虛損的養生功能。有生百脈血、補腎益精、壯陽療萎、除勞祛癥、滋陰利水、補正軟堅和通腸潤燥等多種藥用功能。各類書籍刊物也有分別闡其具有健脾、潤燥、益智明目、補血養顏、烏發、悅顏、澤膚和益壽等功能以滿足男女老少不同人群的需要。
海參怎么發
1、家庭食用少量海參可先用冷水把干海參浸泡1天,用刀剖開肚子,取出內臟洗凈
2、然后放入暖水瓶中,倒入開水,蓋緊瓶蓋,發10小時左右。在這中間可倒出檢查一次,挑出部分發透的嫩小海參。發好的海參,泡在冷水中備用。泡發海參切勿用含鹽的水,也不能同油接觸,發好后好馬上食用,以防變質
3、取適量海參用清水泡12小時(夏天放在冰箱保鮮層),然后破肚去筋去沙嘴洗凈,放在無沾油鍋煮開后再用文火著20-30分鐘,熄火后將其自然涼透倒掉水,加入適量純凈水放于冰箱保鮮48小時(滿24小時后再換一次純凈水)后即可食用,一次食用不完可放冰箱冷凍存放。
注:煮、泡海參的鍋或盆切記油腥
4、先將干制的海參放入清水鍋中略泡,接著將鍋上火,燒沸后離火,將海參用熱水浸泡約12小時(鍋要加蓋),然后再換清水
5、一些外皮堅硬、肉質較厚的海參(如巖參、大烏參等無刺參),在漲發前還須先放在火上將外表粗皮燒焦,再用小刀刮去燒焦部分,然后再進行漲發,否則不易發透。
總之,漲發海參應采用少煮多泡的方法,每次煮的時間僅為幾分鐘,接著才是長時間的浸泡。如果煮的時間過長,海參的表面可能已經煮爛,但內部肉質卻仍然沒有發透。
6、還需要注意一點,在海參的漲發過程中,切忌接觸油、鹽及堿類物質,否則會使海參難以發透,而且海參還有可能產生收縮和失去彈性,甚至腐爛。
海參漲發好后,應漂在溫度較低的清水中待用。好是海參發好后立即使用,而且一次用完。如果不能一次用完,也必須繼續漂在清水中(須經常換水),決不能放入冰箱中保存。否則極易造成海參脫水且烹制后難以成形。
7、以上就是海參的漲發、除澀及喂入味的方法。只有將海參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才能用于菜肴的烹制。否則烹制出的海參必然有澀味,而且味道也不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