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秋季常吃的一種健康零食。今天我們江蘇衛視萬家燈火就請來了專家王鳳岐來講解一些關于板栗的作用,同時還會說一些板栗的保持方法,喜歡吃板栗的朋友可以看看本期節目,讓板栗更好的幫你養生!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板栗的作用
營養價值
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種補養治病的保健品 板栗。中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栗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栗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來加水熬湯食用,用于病后體虛、四肢酸軟;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補腎氣、壯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風干栗子數顆,也可用鮮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腎虛;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時,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狀,涂于患處。須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難于消化,熟食時易滯氣,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溫熱甚者不宜食用。
據科學實驗證實:栗果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質10.7%,脂肪2.7%,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磷、鈣、鐵等各種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維生素B1和胡蘿卜素的含量,較一般干果都高。板栗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尤其對腎虛患者有良好的療效。
腎主大便,栗能通腎,于此可驗。”歷代中醫都認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功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肢不遂、小便頻數以及金瘡、折傷腫痛等癥。因此,腎虛者不妨多吃一些板栗。
食療功效
作為食品目前在中國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將變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熱均勻,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損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適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窩頭,據說是從皇宮中流傳出的作法,當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
由于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適量品嘗。但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是飯后大量吃,以免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新鮮栗子容易發霉變質,吃了發霉的栗子會引起中毒,所以,變質的栗子不能吃。
中醫學認為,栗性甘溫,無毒,有健脾補肝,身壯骨的醫療作用。經常生食可治腰腿無力,果殼和樹皮有收斂作用;鮮葉外用可治皮膚炎癥;花能治療瘰瘍和腹瀉,根治疝氣。民間驗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腎虧,小便弱頻;生栗搗爛如泥,敷于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稱。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疾病。
同時常吃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中醫認為栗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更為適宜,經常食用有強身愈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板栗怎么保存
1、沙藏法:在陰涼的室內地面上先鋪一層稻草,然后鋪上約6厘米厚的沙,沙的濕度以手捏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再在沙上按一層板栗果實一層沙(每層3-6厘米厚)交替堆積。如此堆積完后,上面再鋪6-8厘米濕沙,上面用稻草覆蓋。要求每隔半個月翻動檢查一次,如果沙子干燥可適當噴水。用這種方法貯藏栗實能保鮮4個月左右。
2、鋸木屑貯藏法:選用新鮮的含水量約30-35%的鋸木屑,按與栗果1:1的比例混合倒入在通風陰涼的室內、事先按栗果數量圍成的磚頭方框里(框里地面要先倒一層4-5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上面再覆蓋約9厘米的木屑。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室內溫度、濕度、通風條件及框內栗實狀況,如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時,需及時通風,翻查時要及時剔除爛果,防止蔓延。
3、缸壇藏法:將板栗果實放入干燥清潔的小缸或細口壇內(切忌用裝過酒的缸或壇),裝到八成滿時,在缸(壇)口塞入稻草,然后將缸(壇)倒置在木板或干燥地面上。此種貯藏法適用于少量栗實,可保鮮到春節。
4、干藏或掛藏法:將板栗果實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或將栗實在清水中浸泡2-3天,撈出后晾干,然后裝入通風的容器中(籃子、網兜、打孔塑料袋均可),架(掛)空任其風干。此法可以存放較長時間,缺點是貯藏時間過長時,栗實失水多,風味稍遜于鮮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