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度重陽節,這個時節終會想去那首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尤其是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這樣的情懷下,我們怎么能不去探尋一下名人的故居呢?哪些逝去的文學大家們是我們一輩子都該牢記的,下面小編就帶你去感受一下文人氣息!
重陽節旅游攻略 游四大名人故居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概況 宋慶齡故居概況
院落建筑分前廳“濠梁樂趣”,后廳“暢襟齋”,東廂“觀花室”,西廂與新建主樓相連。園內引自什剎海活水繞園而行,湖面上建有長廊、恩波亭,西山腳下立有歲歲平安太湖石,山上建有箑亭、聽雨屋、瑰寶亭。
國家2A級旅游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區。位于西城區后海北沿46號。是展現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以及中國近現代史的旅游景點。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為大學士明珠的府邸花園。
乾隆年間為和珅別院,嘉慶年間為成親王永瑆王府花園,后為光緒父親醇親王奕譞府邸花園,清末又為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王府花園,即攝政王府花園。
這里既保留著王府花園的布局和風格,又融入西方別墅的特點,是一處中西合璧的園林。園內有上百年的西府海棠、兩百年的老石榴樁景和五百年的鳳凰國槐等古樹名木。明珠之子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曾在此吟詩填詞,園中現留有其親自種植的兩棵古樹。有宋慶齡養護過的西山松、盆栽石榴和龍眼葡萄等各種南北方名花佳卉,宋慶齡喜愛的觀賞鴿更給庭園增添了和平的氣氛。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紀念館在海淀區四季青鄉正白旗村。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1983年4月22日開館。傅杰題寫匾額“曹雪芹紀念館”。
紀念館位于香山地區,坐北朝南,東鄰金山,北鄰臥佛寺,西望香爐峰,南與北京植物園相鄰,風景秀麗,環境幽雅。館內建筑主要以曹雪芹當年居住的12間清代制式營房為中心,分東西兩部共5個展室。故居八景據紅學家考證,《紅樓夢》中的許多藝術真實,都是受香山一帶自然景物啟發,紀念館一帶的八大處,風格獨特的景致。
曹雪芹,名霑,號雪芹,又號芹溪居士,或芹溪處士,中國長篇小說《紅樓夢》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織造世家。13歲時,其父曹寅因經濟虧空案被抄解歸京,先在崇文門外蒜市口居住,幾經搬遷,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歸香山正白旗祖居。他在這里過著清貧的生活,并遭中年喪妻,晚年夭子之痛。花費10年功夫寫成《紅樓夢》80回,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1764)逝世。
自18世紀60年代《紅樓夢》問世以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以及他“著書黃葉村”的村址、居所,一直是紅學家和紅學愛好者探索的課題。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號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墻皮內發現題壁詩文墨跡,一些紅學家認為與曹雪芹有關,是為曹雪芹故居。1983年4月22日,中國曹雪芹研究會在此建立曹雪芹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