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萬家燈火的主題是秋天你愛吃的菜,重點是萵筍,這是千金不換的綠色食物。萵筍色澤淡綠,肥大而脆嫩,味鮮美有香氣,其莖葉均可做菜,可葷可素。萵筍的營養功效也很長的好好,下面就讓專家為我們說說萵筍的功效與作用!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萵筍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價值
1.開通疏利、消積下氣: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萵苣含鉀量含鈉量的27倍,有利于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強壯機體、防癌抗癌: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寬腸通便: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療各種便秘。
5.萵筍中含有一種芳香烴羥化脂:對于肝癌、胃癌有預防作用,也可緩解癌癥患者放療或化療的副作用,是一種抗癌蔬菜。
6.兒童常食用萵筍有助于生長發育。
7.神經官能癥、高血壓、心律不齊、失眠患者:常吃生鮮萵筍,療效顯著。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老人兒童更適合。
2.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古書記載萵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數天,則能自行恢復,故視力弱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別是夜盲癥的人也應少食。
3.萵苣性寒,產后婦人慎食。
4.女性月經期間以及寒性痛經之人,忌食涼拌萵筍。食用效果
1.萵筍味甘、性涼、苦,入腸、胃經。
2.利五臟,通經脈,清胃熱,清熱利尿。
3.應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萵筍燒牛筋
材料
牛筋500克,萵筍500克,瓣蒜10個,老姜1個,八角2個,青紅椒各4根,老花叫10粒,青花椒10克,郫縣豆瓣,料酒,老抽少許,香醋少許,鹽,雞精
做法
1、牛筋洗凈放入高壓鍋里,摻水淹過牛筋2厘米,再放料酒、八角、老姜(拍破),蓋上鍋蓋壓個20分鐘,撈出切成3厘米的段待用。
2、萵筍削皮洗凈切成滾刀,青紅椒切成圈。
3、熱油鍋里放入,豆瓣、蒜瓣、老花椒、老抽、炒香再放牛筋一起翻炒片刻,摻水淹過牛筋1厘米左右,蓋上鍋蓋,燒過10分鐘再放萵筍一起燒過5分鐘即可(用中小火)
4、起鍋時放點香醋、鹽、雞精,起鍋裝盤。
5、把鍋洗凈,重新燒油,油熱后把青紅椒和青花椒一起入鍋,燙哈淋在菜上即可。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