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德印(1938- )太極拳家。河北安新人。
1957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1961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留校負責武術講師、教學、研究工作。多次擔任全國及國際性武術比賽裁判長。1990年擔任國家武術隊太極拳教練,取得第11屆亞運會太極拳男、女項目的金牌,并指揮了亞運會開幕式中日兩國太極拳大型表演。先后參加了《48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太極劍競賽套路》等國家規定教材的編寫、審定工作,多次擔任全國電視教學節目及國際裁判培訓班指導老師。應邀赴日本、英國、美國、瑞土、瑞典等國家及港、澳、臺等地區講學傳藝。1999年退休。2001年在海南三亞舉行的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上應邀擔任輔導名家。
長期致力于太極拳的研究、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很高的國際聲譽。曾獲“中華武林百杰”“中國武術段位八段”、“全國優秀裁判員” “國際武術裁判”“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稱號。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武術學會委員、北京市武協副主席、北京市大學生武術協會主席。
武術世家,三代名師
李德印教授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中部農村一個家庭。爺爺李玉琳幼年喪父,是李家的獨子,母親怕他夭折絕后,自幼便送他拜師習武,不料從此使李家走上棄農從武的道路。李玉琳師出名門,先后拜李存義,郝恩光學習少林拳,形意拳,拜孫祿堂學習孫式太極拳,八卦掌,拜李景林學習楊式太極拳,武當劍。曾任上海尚德國術館館長,山東省國術館教務長,哈爾濱太極拳社社長。被譽為中國東北地區的“太極拳開拓者”
父親李天池走上了武醫結合的道路,以太極拳,氣功,按摩治療病人,成為哈爾濱醫科大學的醫生。
叔叔李天驥,畢業于山東省國術館,得到父親和孫祿堂,李景林名師的指教,曾任哈爾濱國術聯合會主任,工業大學講師,中國武術隊第一任總教練,被評為“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他主編了“24式太極拳”“32式太極劍”等第一批國家統一武術教材,廣泛流傳世界各地。
李德印幼承家訓,在爺爺的嚴格監督下八歲開始習武。從小學起爺爺就為他訂出了“白日習文,夜晚習武”的規矩,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堅持練功。從基本的三體式,太極起勢練起,一招一式直到爺爺認為滿意為止。就這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一練就是十二年,打下了堅實武功基礎。
1957年李德印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管理專業,這是全國的一所大學。他本來的理想是畢業以后作一名出色的經濟師,然而他的體育才華引起了學校的注意。他在學校是優秀的短跑跨欄選手和摩托車運動員,并且代表學校取得了北京市大學生太極拳比賽冠軍。在他身邊帶動了一大批武術愛好者,在校園里掀起了一股太極拳熱。學校決定在體育課中增設太極拳內容,聘請他畢業以后留校做體育教師。爺爺,父親,叔叔都鼓勵他繼承家業,做家族中第三代武術接班人。這樣的背景下終于使李德印走上了武術事業的人生。
總結: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紹了李德印32式太極劍劍譜,太極劍的動作瀟灑飄逸、動作舒展大方,還有很好的健身功效,小編建議大家可以試著去練習一下李德印32式太極劍的,相信大家會喜歡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