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之道 進補的原理
【平衡陰陽】
陰陽是互根的。陰精(指一切營養物質)是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而陽氣(指一切生理功能活動)必須依賴陰精的資助。如果沒有陰精的資助,生理功能活動便無以產生;而陰精的生成又必須以陽氣為之生化。如果沒有陽氣為之生化,也就不能形成陰精。陰陽之間相互依賴,互生互長。在補益當中必須根據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滋陰、或壯陽、或陰陽雙補,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調和氣血】
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充盈方能滿足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中醫認為氣在人體中有五大作用:第一,氣可以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起著激發與推動作用。第二,氣的運行可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因而保證了各組織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動。這種作用被稱為溫煦作用。第三,氣能夠護衛全身的肌表,防御各種外邪的侵襲,起到對疾病的防御作用。第四,氣能夠維持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的正常運行,營養全身各組織器官。
氣還能夠控制汗液、尿液等津液的分泌量,對人的津液起到固攝作用。第五,氣還具有氣化作用,所謂“氣化”也就是氣的運動所產生的變化,與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有關,比如食人的食物轉化為水谷之精氣,而水谷之精氣又化生為氣血、津液,以及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轉化都是由于氣化作用。
血是人體脈管內循行著的紅色液體,和氣一樣,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血主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靈樞·決氣》篇所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對機體有營養作用,通過血脈輸布全身,為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血還為人的精神活動提供物質基礎。血液充足,則人的精力充沛,思維清晰,感覺靈敏,正如《靈樞·平人絕谷》篇所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血與氣之間關系密切,氣能生血、行血、攝血。
各種補益方式,既補氣又補血,使氣血調和,促進機體對水谷精微物質的吸收,保證氣血生化充足,保證了氣血的正常作用,使人體的生理功能正常,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
【補益五臟】
人體的虧虛,不論是陰陽還是氣血,終都體現在五臟上。所以中醫在注重陰陽、氣血補養的同時,十分注重五臟補養。所謂五臟,是指中醫根據臟器的形態、功能不同而確定的五種功能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五臟的功能正常,發揮著藏精的作用,中醫謂之五臟堅固,反之則認為五臟虧虛在五臟之中,中醫十分強調以脾腎為本。因為人的生長發育和衰老都與腎關系密切。所以有“腎為先天”之說。先天稟賦好,給人的一生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有了這樣的基礎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后天調養和資助。
后天的資助和調養主要是通過脾來實現的。脾的運化功能正常,方能保證人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脾腎之間也就是先天后天之間的關系,同樣也存在著相互資助的關系。在調養后天的同時,能使先天的精氣得到不斷的充實并使之強壯,也就是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過后天的調養而轉弱為強。正如古代醫家所說:“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但得后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這就充分說明了補脾的重要性。
結語:女人就像嬌柔的花朵一樣,是需要呵護的,容顏的保持要用心去保養,化妝品只能維持表面一會,不能夠持久,中醫養生美容是根本之道,通過中醫的慢慢調養,相信我們的肌膚會像水一樣滑,想海綿一樣柔軟,所以試一試小編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