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可亂進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不可亂進補,應注意以下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損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參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圣藥,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癥狀。
三忌不分虛實進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而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效果佳。
鍛煉要“四防”
秋季堅持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的功能,還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四防”。
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后,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后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運動損傷:在氣溫較低的環境下,肌肉的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身體的好季節,但此時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防秋燥:秋天氣候干燥,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些淡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原則。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秋季該如何養生了吧!大家一定要試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這些秋季養生小常識哦!還有一些秋季養生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