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一種讓人無法言語,手腳不受自己控制的病癥,這種病經常找上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這種病發病率非常的高,所以我們要尋找方法來對抗它,那么有什么方法呢?下面小編推薦4中中醫對癥療法驅走“邪風”。
中風偏癱怎么辦 中醫方法治療
1.風痰入絡證
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發生口眼?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強語謇,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手足拘攣,關節酸痛等癥,舌苔薄白,脈浮數。
證機概要:脈絡空虛,風痰乘虛人中,氣血閉阻。
治法:祛風化痰通絡。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減。本方化痰通絡,用于治療風痰入客經絡,癥見口眼歪斜,舌強不語,手足不遂等癥。
常用藥: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風化痰;天麻、全蝎熄風通絡;當歸,白芍,雞血藤、豨薟草養血祛風。語言不清者,再加菖蒲、遠志祛痰宣竅;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脈細澀者,可酌加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風陽上擾證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生口眼?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滯,甚則牛身不遂等癥,舌質紅苔黃,脈弦。
證機概要:肝火偏旺,陽亢化風,橫竄絡脈。
治法:平肝潛陽,活血通絡。
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本方平肝熄風鎮潛,用于陽亢風動,暈眩,肢麻等癥。
常用藥: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珍珠母、石決明鎮肝潛陽;桑葉、菊花清肝泄熱;黃苓.山梔清肝瀉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氣血下行。夾有痰濁,胸悶,惡心,苔膩,加陳膽星、郁金;頭痛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風;腿足重滯,加杜仲,寄生補益肝腎。
3.陰虛風動證
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指瞤動,甚或半身不遂,舌質紅,苔膩,脈弦細數。
證機慨要:肝腎陰虛,風陽內動,風痰瘀阻經絡。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代表方:鎮肝熄風湯加減。本方既補肝腎之陰,又能熄風潛陽,用于陰虛風動之眩暈,頭痛,舌強,肢顫等。
常用藥:白芍,天冬,玄參,枸杞子滋陰柔肝熄風;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鎮肝潛陽;牛膝.當歸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鉤藤乎肝熄風。痰熱較重,苔黃膩,泛惡,加膽星、竹瀝、川貝母清熱化痰;陰虛陽亢,肝火偏旺,心中煩熱,加梔子、黃芩清熱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