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這里說的太極拳,是指打拳盤架子而言,不涉及技擊。
太極拳是有形有質,是形質相成的體育運動項目。所以太極拳的傳授不能只講形,不講質。既要講形又講質,做到形質兼備。這個問題要從歷史上對太極拳早立論概括說起。
太極拳宗師王宗岳在其《太極拳論》開篇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開),靜之則合”。這段話有多層含義。其中“動之則開,靜之則合”,是太極拳早高的精辟概括,對這兩句話要辯證地理解。
太極拳的本質
對“動之則開,靜之則合”,辯證地理解,即動與靜,開與合及其變化,都是對立統一的。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是平衡統一的。開合體現動靜,“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平衡統一。而動靜的實體,“動是實”,“靜是虛”,也是“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實虛平衡統一(以下對動靜,實虛,開合,皆要如此理解)。只有虛實的動靜才能平衡統一,統一的虛實互相轉化,才能互相銜接,多次循環往復,成為一套太極拳過程。先輩拳家說:“實虛開合是為拳經”,“經是經入不變的”。按《矛盾論》的觀點,“虛實開合”是太極拳區別于其他有共同點事物的“特殊點”,即“特殊本質”。太極拳是“太極”的派生事物,不等于太極。太極拳的“動靜”是“太極”動靜的一種,不是“太極”動靜的全部。解讀演繹太極拳時,不要忘記太極拳的這個“特殊本質”。
太極拳的動法
“用意不用力”(用意:即用神經感覺和想像),緩慢均勻,節節貫串,“意動形隨”,即是太極拳的動法。這動法,是動靜開合及其變化,和“動之則開”,“靜之則合”,成為一套太極拳的決定性條件。沒有這個條件,就沒有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