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專家李雪非做客養生一點通,他要講解的話題跟眼睛有關,也是很多人的常見眼睛問題,近視、弱勢、遠視的區別!這三種眼睛問題一般人聽過,但具體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樣,今天我們就好好的分析這三種眼睛問題的區別,一起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近視弱勢斜視區別
斜視是指兩只眼睛不能同時朝向同一個目標注視,當一只眼睛向前注視時,另一只眼睛向鼻梁一側(內側)或向外眼角一側(外側)偏斜,前者稱為內斜視,后者稱為外斜視。斜視者會因為不同層次的功能障礙表現為:重影(復視)、亂影(混淆視)、一眼視而不見(即醫學上所說的單眼抑制)。
弱視是兒童視力用眼鏡矯正不能達到0.8以上,而經多種有關檢查又未發現異常的眼病。指患眼的佳(戴鏡)矯正視力低于同齡健康兒童視力參考值下限的視力發育滯后狀態。絕大多數弱視及早治療都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弱視眼功能低下,進而導致雙眼視覺功能低下或喪失,影響正常學習、就業甚至影響到正常生活。
近視是眼球在調節靜止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后,焦點恰好落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具有這種屈光狀態的眼稱為正視眼。其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準確地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稱為軸性近視。對來自近處目標的分散光線卻具有高度適應能力,只要目標向眼前移動到一定距離,就能獲得清晰的視力。所以,近視眼看近距離目標清晰,看遠模糊,以凹球面透鏡可矯正。
本期專家介紹
李雪非
眼科主治醫師,1992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后留任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任主治醫師。1998年赴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和麥吉爾大學攻讀碩士,現為同仁醫院眼科在職博士。在同仁醫院其間在眼底臨床研究生期間師從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病王光璐教授,在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方面師從其父--原同仁醫院副院長,中國屈光手術李志輝教授。在臨床工作期間,獲北京市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1項,參與專家組編寫《臨床眼科新進展》、《雙目間接眼底鏡國家臨床應用》等眼科著作。1998年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修眼科,主攻近視眼屈光手術和眼底病。回國后一直擔任美國威視(VISX)集團特約眼科激光手術訓練講師。成功實施準分子激光手術上萬例,包括波前相差引導的個體化手術、飛秒激光、眼外傷術后的各種疑難屈光不正的手術治療。在眼科屈光屆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深得廣大近視眼朋友信任和厚愛。
胎兒時期:胎兒的眼睛,是在母體內隨著全身器官逐步發育形成的。保護胎兒的眼睛,主要是從孕婦方面著手,孕婦除了預防外傷、注意營養外,更重要的是及時預防和治療傳染病,尤其是在懷孕的頭3個月內,要緊的是不要染上風疹和重感冒,因為在妊娠期間患了這些病,小孩的眼睛常易發生嚴重的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等。
乳兒時期:由出生到1周歲這段時間不要包著孩子看過強的光線,以防損傷視力;不要讓孩子看固定不變的東西,以免引起斜視。
學齡前期:1至7周歲的兒童,主要是玩耍,所以,為了保護眼睛,必須注意選擇不帶刃以及沒有銳角的玩具;同時,家長和保教人員要經常教育孩子,不要做危險性的游戲,看書時光線要充足,但應避開強烈的陽光,眼與物體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1市尺左右為宜);如有斜視,應及時去醫院矯治;并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用手指揉眼,不用別人的手巾擦眼睛。
學齡兒童:主要是看書的姿勢要正確,書與眼的遠近要適宜,光線要充足,不要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同時要注意眼病的預防和治療。
成人時期:成年人,身體各部已經基本發育成熟,眼睛也是這樣,所以對各種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了。這時保護眼睛,主要應從免受外傷方面注意,在各種勞動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同時要注意疾病的預防、治療。有沙眼的應當積極治療,以免發展嚴重,造成倒睫;得過虹膜炎的,應注意預防受涼感冒,以免連續復發,形成白內障。
老年期:常發生的眼病是青光眼。這種病很嚴重,有時突然爆發,視力高度降低,并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視物如在云霧中等癥狀,如果治療不當,能完全失明;有的發展很緩慢,初起在晚上看燈時,不是在眼前出現紅祿圈,有頭痛等不適癥狀,慢慢的眼睛就壞了。年紀大的人如果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
引起青光眼的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發病的誘因常為焦急、爭吵、暴怒等。因此,加強性格鍛煉,遇事要冷靜、沉著,也是預防這種眼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