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秋時節易患中風,須多加防范
中風是秋季的多發病,患有商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朋友,秋季一定要當心腦中風。中風俗稱“偏癱”,是一類疾病的統稱。這類疾病發病急驟,以突然間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間發生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為特征。
秋季預防中風首先要清楚中風征兆,出現以下現象應引起警惕:突然昏眩,眼前突然昏黑一片,數秒后便可恢復,這是中風早的警報信號;視物模糊,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這表示腦血管已嚴重狹窄。
此外,中風者常常突然發生劇烈頭痛,并伴嘔吐,甚至短時間神志不清,此時應及時檢查。因為很可能已發生腦血管破裂而出血。有的中風者突然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全部遺忘,但自我認知仍然良好,意識也清醒。記憶消失一般持續數小時會恢復正常。還有的表現為頻頻打呵欠,一般發生在中風前5—10天內,此時腦動脈硬化漸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秋季窖易腸道干澀,當心便秘
秋季氣候干燥,燥傷津液,腸道干澀,從而易引起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糞質堅燥、欲便不得、艱澀不暢的病癥。它并非大病,若治療得當或生活調攝適宜,一般容易痊愈。但若治療不當,濫用瀉藥,雖可取效于一時,久則反而會加重病情。便秘重者,可引起腹疼納呆、惡心嘔吐、煩躁失眠,并易引起痔瘡、肛裂、便血等病;由于排便困難而過度努掙,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及冠心病的患者,甚至有誘發腦溢血、心肌梗死的危險。因此,秋季一定不要忽略了便秘的預防和治療。
3.秋冬大霧殺人刀,出門小心多預防
常言道:“秋冬毒霧殺人刀。”秋日清晨醒來,窗外薄霧朦朧,看上去非常美麗。不過誘人的秋霧并不“純潔”,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危害人的健康。
科學研究表明,云霧的組成除水分和其他一些不具有自立運動的微生物外,主要是傅氏病原體。該病原體進入人體后阻礙血液循環,消耗人體營養,造成機體內損;產生機械性牽拉,損傷組織器官,導致發熱和產生炎癥;束縛、阻礙血液正常循環,導致心血管病發生。
因此,秋季遇到大霧天氣,出門時要戴好口罩,防止毒霧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回歸后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有晨練習慣的人,遇大霧時,不宜外出活動,可選擇在室內活動,以避免毒霧傷害。霧天注意身體的感受和反應,倘有不適,應及時治療。
4.秋季防面癱
有人說,秋季的風是“邪風”、“賊風”,稍不留意就將人的面部吹得嘴歪眼斜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面癱”。醫學上所謂的“面癱”,即面神經麻痹,它可以發生子任何年齡,以青中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國中醫學則認為是風邪入絡所致,是一種輕型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