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整體運動技法的要求
(1)平穩寧靜、緩慢均勻:放松、緩慢是訓練內勁的基本條件,有了這樣的環境,才有可能探索與發現身體內部的運動節奏與潛藏的動力。楊式太極拳的內勁仍然具有平正的特點,它要求在松靜、平穩、勻緩之中,表現出沉重、空靈、完整的力量。從外型上看,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高度基本一致,沒有上下起伏,節奏穩定,移動幅度不大;但它講求細節,追求內勁的轉換,其內在的節奏變化強烈,轉換快速。
(2)勁如抽絲、柔中求剛:抽絲勁與松沉勁是習楊式太極拳追求的勁力,這并不是說楊式太極拳不講求身體的轉動。事實上,轉動是時時存在的,只是楊式太極拳中的轉動主要用于運化,平行的如抽絲般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帶與固定對方的身形,達到如彈丸飛出般的發放效果。抽絲勁的形成是意識與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練習時,要求身體沉穩、肢體柔軟、意念深長、動作連貫,使力量綿綿不絕。
(3)呼吸自然、“哼、哈”為用:習練楊式太極拳要求呼吸在自然和順的基礎上,與蓄勢、發力的動作相配合,做到蓄勢時吸氣,發力時呼氣。運用這種呼吸方法,練習者一般不會氣喘胸悶,還能很快地學會互相與動作、力量的配合。對抗時,常配以“哼、哈”兩種發聲,以增加發勁的威力。“哼、哈”是氣體急速入出口鼻時,發出的兩種共鳴聲。“哼”是吸氣聲,用于引誘對方落空,使其拔根;當氣吸足后,發出“哈”聲,快速呼氣,沉入小腹(丹田)。這樣做,既增加了身體的穩定性,又能夠增加肌肉爆發的力量和速度,獲得較大的攻擊效果。
(4)以心行氣、內外相合:這里的氣,首先包含了呼吸之氣;其次,這就是人體內部的生理、生化的反應與變化。習練楊式太極拳要求以外在引導內在,以內在促進外在,獲得內外的一致性。用意識來控制身體、指導動作,讓意識、呼吸、動作、力量、生理與生化反應等高度統一,才有可能較快地進入太極拳的習練狀態,學到真正的太極功夫。
(5)上下相隨、方圓相生:在追求身心融合的同時,還要追求整勁。習練楊式太極拳要求手足之間互相引導,如一線貫穿,連成一個整體。在力量上,完成方勁與圓勁的統一。方勁是指進攻發勁的力量,圓勁是指防守運化的力量,方勁走到盡頭時,要逐步轉向圓勁。圓勁化到盡頭時,要逐步轉向方勁。方圓之勁相互為用,形成楊式太極拳剛柔相濟的發勁特點。
總結: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楊式太極拳功架的練習方法,楊式太極拳的功架分為三種分別是低、中、高功架,它們在練習的時候各不相同,因此大家要仔細閱讀上文防止在練習的時候出現錯誤,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勤加練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