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式 金剛三大對
第六十二式 攬插衣
第六十三式 右七星下勢
第六十四式 擒拿
第六十五式 吊打指襠捶
第六十六式 回頭看畫
第六十七式 右白鶴亮翅膀
第六十八式 單鞭
第六十九式 左七星下勢
第七十式 擒拿
第七十一式 跨虎
第七十二式 雙擺蓮
第七十三式 彎弓射虎
第七十四式 金剛三大對
第七十五式 合太極(收式)
武當趙堡太極拳技擊原理
太極拳是以道家的吐納、 咽津、導引圖、龍守、虎引、龜咽、蛇曲等仿生與功法,溶健身、技擊與意念活動為一體而發展至今,故道教思想是武當太極拳的核心。道教歷來重視養生延壽、修道成仙、追求“長生不老”。其修煉宗旨是“法天貴真、靜觀天道”,并將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重人貴生”是道教的精義,極為重視今生,認為生長、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體。養生術成了道教的精粹,立足之本。而趙堡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金剛三大對
趙堡太極拳各招式在實戰中都非常實用。良好的使用效果來源于靈敏的反應,周身的協調、發勁的完整,這些能力的具備來源于堅持不斷、規范地盤練拳架和推手練習。隨勢就勢使用招法是趙堡太極拳的原則,不要一味地追求一招一式的運用,要在整體上下功夫。實戰中形勢是干變萬化的,只有整體素質的提高,才能在千變萬化的實戰中游刃有余,戰勝對手。
金剛三大對是趙堡太極拳非常具有特點的招式,言道:“做好金剛三大對,走遍天下不吃虧,只其一式終生夠用也。”可見其招法的重要。說其重要,一則實戰中經常遇到,二則摔打拿技法,全面具備,太極八法: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五行: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十三勢之勁道俱在其內。
總結: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小編相信大家對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拳譜也有所了解了,小架相比較大家拳譜來說,招式少了,但是它的基本要點卻還保留其中,大家可以將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大架都練習一下,這樣才能理解其中的不同之處哦!